駐馬店市大麥生產品種利用意見
摘要:駐大麥4號:是以駐89039為母本、85威24為父本選擇培育而成的超高產飼料大麥新品種。株高90cm左右,株型偏松散,莖稈韌性好,抗倒耐肥,分蘗力強,成穗率高。品種中抗條紋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抗黃花葉病、感黃矮病,豐產、穩產性好。
□王樹杰
大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作物,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大麥具有早熟、耐旱、耐寒和適應性廣的特點,具有良好的食用、釀造和飼用價值,是重要的啤酒工業原料和發展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最佳能量飼料,在我國調整種植業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我市發展大麥生產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對大麥需求的不斷增加,大麥產業已形成啤酒大麥、飼料大麥、食用大麥等專用品種廣泛種植和加工應用的格局,特別是啤酒工業對啤酒大麥原料的需求持續旺盛,每年啤酒大麥需求量350萬噸~450萬噸,常年進口啤酒大麥250萬噸以上,占啤酒大麥總消費量的70%。大麥的飼用價值高,是養殖家禽的優質飼料,在國際上有廣泛的應用,一般大麥在總飼料配比中占30%~40%。另外,大麥適口性好,其青草利用期長、葉量豐富、草質柔軟、營養品質好、粗蛋白含量高,是一種良好的放牧-刈割兼用型牧草。
我市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域,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適宜大麥種植與生產,是我國大麥優勢生產區,常年種植面積30萬畝左右。大麥耐貧瘠、耐鹽堿,可充分利用我市山岡薄地和稻茬拋荒地發展大麥生產,不僅有利于調整茬口,還能充分利用農閑地,彌補5月份~9月份(玉米)飼料短缺,促使飼養業持續穩定發展,有利于擴大飼料來源,解決季節性飼草不平衡,促進飼料的均衡供應。
二、大麥品種的利用
市農業科學院長期致力于大麥的遺傳改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大麥品種資源和育種攻關,在大麥遺傳資源研究、種質材料創新、育種方法研究、新品種選育、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初步建立了大麥核心種質綜合評價體系,建設了大麥昆明南繁加代基地,大麥育種在我省處于領先水平,居全國先進行列。先后選育出豫大麥1號、豫大麥2號、駐大麥3號、駐大麥4號、駐大麥5號、駐大麥6號、駐大麥7號、駐大麥8號,2021年新選育的駐大麥9號、駐大麥10號、駐大麥11號已申請新品種權保護。當前我市主要推廣種植以下幾個專用型大麥品種:
(一)啤用型大麥品種:駐大麥3號和駐大麥9號。1.駐大麥3號:是以駐8909為母本、TG4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培育而成的優質啤酒大麥新品種。2001年8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為二棱弱春性啤酒大麥,中早熟,株高75cm~80cm,生育期20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抗寒性好;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株型松散,葉片上沖,莖稈粗壯,抗倒伏;平均成穗600萬~750萬/公頃,穗粒數25~30粒,千粒重40g~50g,皮淡黃色,蛋白質含量10.3%~11.6%,浸出率79%~80%,高抗白粉病,輕感條紋、黑穗、赤霉病,耐漬耐旱,落黃好。
2.駐大麥9號:是以滬麥4號為母本、崗二為父本組配雜交組合選育而成。2021年10月進行植物品種權保護。該品種為二棱春性皮大麥品種,中早熟,生育期190天左右;穗長7cm左右,株高80cm左右;幼苗為中間型到半匍匐狀,生長勢強,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穗下節長,抗倒性強;株型松緊適中,葉片上舉,功能期長;畝成穗數50萬左右,穗粒數30粒左右,籽粒橢圓形,黃色,籽粒大小一致,飽滿度好,有光澤,千粒重42g左右;抗病性表現中抗條紋病、中感白粉病、高抗赤霉病、免疫黃花葉病、感黃矮病,豐產穩產性好。
(二)飼用型大麥品種:駐大麥4號和駐大麥10號。
1.駐大麥4號:是以駐89039為母本、85威24為父本選擇培育而成的超高產飼料大麥新品種。2001年8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為春性四棱皮大麥,中早熟,株高70cm~80cm,生育期200天左右,幼苗直立,苗期葉色黃綠,拔節后植株清秀,長勢強,分蘗力中等,返青拔節期兩級分化快,分蘗成穗率高。株型緊湊,葉片上舉。莖稈粗壯,抗倒性強。長芒,粒形接近菱形,皮黃色,半粉,抗落粒,畝成穗30萬~35萬,穗粒數50粒左右,千粒重37g。灌漿期芒呈太陽紅色。高抗三銹、白粉病,輕感條紋、黑穗、赤霉病,后期耐旱、耐漬性好,輕感條紋、黑穗、赤霉病。
2.駐大麥10號:是以西南Y121為母本、04088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選育而成。2021年10月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該品種為春性多棱皮大麥,早熟,生育期190天左右;幼苗為半直立,葉色綠色。株高80cm~90cm,株型緊湊,蠟質重。莖稈韌性好,抗倒耐肥,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小穗著生密度中等,穗粒數45粒左右,畝成穗數40萬左右。千粒重32g左右,總淀粉56.2%,蛋白質17%,β葡聚糖4.58%,賴氨酸0.51%。品種中抗條紋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高抗黃花葉病,豐產穩產性好。
(三)食用型大麥品種:駐大麥6號和甘墾5號。
1.駐大麥6號:是以駐大麥4號為母本、87017-3為父本培育而成的裸大麥新品種。2006年9月通過河南省種子管理站鑒定。該品種屬于春性中熟裸大麥,幼苗葡匐,葉色深綠,有臘質,抗寒性稍差;分蘗力較強,成穗率中等,旗葉寬大,葉片功能期長;株型半緊湊,莖稈粗壯,穗下節較長;抽穗較晚,但灌漿速度快,成熟落黃好;長芒,穗子較大,結實性好,千粒重高,粒籽金黃色,角質,抗旱、耐漬性好;畝成穗45萬~50萬/畝,穗粒數28~32粒,千粒重38g~40g,豐產、穩產性突出,綜合抗病性好。
2.甘墾5號:是由甘肅省農墾農業研究院從美國引進的大麥高代材料NDL6-1中系統選育而來,原代號墾黑糯1號。該品種春性,多棱裸大麥,生育期190天左右。株高45cm~53cm,地上5節,穗下節長22.4cm,分蘗2~3個,穗長5.3cm左右,穗粒數55粒,千粒重28g~30g。籽粒短圓,種皮深紫黑色,腹溝較淺。灌漿后期穎殼全變黑后籽粒和芒全變黑。抗條銹病。
(四)青貯用大麥品種:駐大麥11號。
駐大麥11號是以04088為母本、05070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選育而成。2021年10月獲得新品種權保護。該品種為春性多棱皮大麥,中早熟,生育期195天左右;幼苗為中間型到半匍匐,葉色綠色,葉耳綠色。株高90cm左右,株型偏松散,莖稈韌性好,抗倒耐肥,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穗型柱型,長芒,小穗著生密度中等偏疏,穗粒數45粒左右,畝成穗數50萬左右。千粒重30g左右,總淀粉58.7%,蛋白質14.7%,β葡聚糖4.29%,賴氨酸0.47%。品種中抗條紋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抗黃花葉病、感黃矮病,豐產、穩產性好。
(作者系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河南省甘薯雜糧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研究員)
責任編輯: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