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路
摘要: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活了鄉村經濟,吹鼓了鄉親的錢袋子。更有村民搞起了鄉村直播,宣傳了家鄉,成就了自己。我佇立在鄉村的十字路口,放眼望去,路是四通八達的,路面平整潔凈,看悠然往來的村民,看奔馳往返的汽車、電動車、三輪車。這亮麗的鄉村路,承載著鄉親的和睦夢、富裕夢。
于俊鋒
晚飯后,沐浴著晚霞,徜徉在村中如同一幅畫般美麗多姿的小公園中,感慨家鄉近年來發生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遂平縣文城鄉東營村,南臨濤濤的汝河,北依巍巍的嵖岈山。我童年的記憶從這里開始延伸。小時候家鄉很窮,鄉親們的生活的確很窘迫。最難忘的是村中坑坑洼洼布滿厚厚塵埃的土路。農忙時節拉著裝滿莊稼的架子車走上去,車子左搖右晃,真擔心會車翻人倒。夏天的雨季,下雨時白茫茫一片,只能憑著記憶去尋找路的痕跡。天放晴,無論去鄰居家串門還是去街上遛彎,黃褐色的泥巴緊緊地貼著鞋底,往往是回來時泥半身、水半身。那時家家戶戶都沒有圍墻,可能是為了建房和多賣倆錢兒補貼家用吧,房前屋后大多種植許多楊樹。
20世紀90年代,鄉親們好似來回遷移的候鳥奔波在農村的家和能找到工作的外面世界之間。大家不再滿足于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有到城里做零工的,有到城里做小生意,還有到南方務工的。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的也利用庭院優勢養起了家禽家畜,為家庭的錢袋子早日鼓起來添磚加瓦。鄰居王叔頭腦靈活,在自家田里建了座簡易的塑料大棚,成了名副其實的菜老板,到現在還在繼續自己的特長。悄然間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活了鄉村經濟,吹鼓了鄉親的錢袋子。
那幾年,村子里幾家長年在外跑車拉磚、拉沙石的拉回來很多沙石等建材廢料,村民齊心協力無償提供勞動力,村里的幾條主要道路鋪成了沙石路,雨季不再是走一趟兩腿黃膠泥。不理想的是冬天雪融化后突出的石塊和凹陷的沙地間積水結了冰,光溜溜的,稍不注意就會摔倒。這時就會想,什么時候村里能修上光亮平整的柏油馬路呢?
又過了幾年,家鄉有了村村通公路,走在上面,鄉親們的心是飄的,腳步是輕盈的。去城鎮走親串友可以自豪地說,老家真的有好路走了。十八大、十九大后家鄉的變化更明顯了,街上通往縣城、市區的道路不同方向各有一條寬廣的柏油路,且分出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有的還是雙向的。道路兩邊進行了美化綠化,郁郁蔥蔥、青翠欲滴。村中的坑塘硬化了基底,周邊設計了圍欄。廢棄的池塘改造成了荷塘,原來的荒地也建成了小公園,鵝卵石鋪的蚰蜒小路、古典雅致的涼亭,各式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不僅是孩子的歡樂場,也是成年人的休閑地。
景美路暢,往日落后的鄉村舊貌換新顏。早些年外出闖蕩有所成就的村民返回家鄉造福鄉鄰。有現代農業意識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承包土地走特色經營新農業之路。小型代加工廠的建立讓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掙錢、育兒兩不誤。更有村民搞起了鄉村直播,宣傳了家鄉,成就了自己。
走在鄉村的道路上,人們的腰桿兒是挺直的,步伐是自信的,心情是舒暢的。我佇立在鄉村的十字路口,放眼望去,路是四通八達的,路面平整潔凈,看悠然往來的村民,看奔馳往返的汽車、電動車、三輪車。這亮麗的鄉村路,承載著鄉親的和睦夢、富裕夢。走在這條通往文明、通往希望、通往夢想的道路上,鄉親們感謝黨恩,眼中有光,腳下有力量。
責任編輯: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