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金鋪鎮:厚植“誠信文化” 打造“誠信之鄉”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通訊員 朱曉吾 李超 張辰琦)雞黍之約傳佳話,誠信文化潤人心。素有“汝南北大門”之稱的汝南縣金鋪鎮,是成語“范張雞黍”歷史典故的發源地。因范式與張劭的“雞黍之約”,金鋪鎮又成為中國誠信文化的發祥地。而在兩千多年的傳承中,“雞黍之約”已經成為重信守諾、誠實守信的代名詞。范張二人的誠信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千古佳話,成為古今傳唱的誠信典范。范張二人的的誠信美德,已成為當地誠實守信的典范,感召了一代代后人。古往今來,勤勞、智慧、善良的金鋪人民,用實際行動演繹著誠實守信的“連續劇”。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近年來,金鋪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誠信文化的傳承和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于誠信文化和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縣委文明委的有關要求,堅持以爭創“中國誠信之鄉”為引領,積極創建“三個一體系”(一典引領一批、一園影響一鎮、一體謀劃全域),進一步深入挖掘誠信文化底蘊,講好誠信故事,弘揚誠信精神,傳承誠信美德,選樹誠信典范,叫響誠信品牌,厚植誠信文化,打造誠信之鄉,讓誠信精神在金鋪大地生根發芽,讓誠信文化在金鋪鎮發揚光大,讓誠信之魂深深地刻印在金鋪人的心里。
一典引領一批
以“雞黍之約”誠信典故為引領,選樹誠信典型,講好誠信故事,弘揚誠信美德,促進文明和諧鄉風。開展一系列“誠信單位”、“誠信家庭”、“誠信個人”評選活動,對“好婆婆”、“好媳婦”、“好丈夫”、“好鄰居”等70余名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做誠信人、辦誠信事”在金鋪鎮蔚然成風,大面積提高文明程度。全鎮廣泛成立民間文化藝術團18個,踩高蹺、打腰鼓、拉旱船、吹嗩吶、扭秧歌、扇子舞、廣場舞、戲曲、小品等多種反映誠信的民間文藝表演項目蓬勃發展,參與表演的群眾近1000人,他們充分利用農閑時間,自編自導自演身邊的好人、好事,以秧歌、腰鼓、豫劇、小品、說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倡新風、樹正氣,勸誡生活陋習,宣傳黨的好政策,既活躍了文化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廣大村民群眾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也在寓教于樂中深入到了千家萬戶。
鎮文化志愿者團隊600余人,經常性地深入社區、農村開展誠信文化輔導及誠信知識講座,教育效果明顯,極大地增強了群眾的文化自信,鄉風文明得到有效提升。由鎮中小學美術教師組成的墻體彩繪志愿者團隊,深入各村繪制以誠信、農耕、環保為主題的墻體彩繪200余幅,廣泛傳播誠信文化,高質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22年即將舉辦首屆誠信文化藝術節,將展示一批優秀的誠信文化成果,表彰一批先進的誠實守信典型,持續叫響金鋪鎮“誠信之鄉”文化品牌,提升誠信文化影響力。“這些文化墻建得真好啊,每天飯后帶孫子來這邊走一走,不僅能夠看看優美的風景,那些誠信小故事和誠信宣傳標語讓孩子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周邊群眾紛紛稱贊道。
一園影響一鎮
注重非遺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恢復重建雞黍臺、白馬冢、信義橋、二賢祠,建設“中國(金鋪)誠信文化園”。修建誠信大道、誠信街區,建設唐、宋、元、明、清歷代著名詩人關于范張二賢和“雞黍之約”的古詩詞碑廊,以雞黍之交文化展示為核心,將誠信文化、農耕文化、遺產保護、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全面展示深厚優秀的歷史文化及時代信念。建設八拜之交游覽區、農耕文化展示區、商業街配套區和住宅區,在展示農耕非遺文化、“雞黍之約”非遺文化的基礎上發展旅游經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園區可提供8000余人就業崗位,提供300多個商鋪,上百個臨時攤位,周邊群眾每年可增收3-5萬元。
注重誠信文化與基層黨建相結合,以姚寨村“黨建+文化”為先行,在18個村黨支部開展“黨建+”活動,潘灣村“黨建+民生”,以信用體系創優農村互助養老新模式;金鋪社區“黨建+法治”,以誠信美德提升文明鄉風,推進法治建設;霍寨村“黨建+產業”,以誠實守信助推產業發展。將誠信建設貫穿于民生、法治、產業和社會管理等各項工作中,持續推動基層黨建實現全域提升。
一體謀劃全域
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罰體制,把誠信建設由道德約束層面上升到制度保障層面。為全鎮20余家企業,300余家商戶建立誠信檔案,定期發布“紅黑榜”,對失信企業、商戶重點監控。將機關各單位、各村(社區)納入信用體系,加強政務公開力度,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時辦結制,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感,提高服務水平。為個人建立信用檔案,評價結果與評選誠信家庭、誠信示范戶、發放福利待遇掛鉤,并將個人信用信息與干部選拔、評選表彰、發展黨員、“兩代表一委員”推薦等一一掛鉤,提高失信成本。
嚴厲打擊失信行為,開展“紅盾護農”、虛假違法廣告整治、日用百貨和食藥品打假、打擊非法排污、工程質量大檢查等失信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在各個領域打擊失信行為,將誠信文明之風滲透到轄區的各個角落,各個行業,企業“紅黑榜”成了不少企業宣傳的利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紅黑榜”擺在門店顯眼處,成了誠信經營的金字招牌,信用體制的不斷完善,有效地激發了每個群眾道德素質的提升和參與文明創建的熱情。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如今,在金鋪鎮,人們以誠信為榮,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的基因傳承于一代又一代金鋪人的血液里,誠信的“身影”隨處可見,誠信廣場、誠信公園、誠信文化墻則是金鋪鎮最具代表性的誠信名片。
據金鋪鎮黨委書記賀軍介紹,近年來,金鋪鎮致力于將講誠信、重承諾滲透到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全民誠信教育活動,努力建設誠信政府,打造誠信企業、誠信村鎮、誠信單位和誠信個人的大誠信社會格局,誠信已逐漸融入每個金鋪人的血脈,并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煥發著新時代的光輝。今后,金鋪鎮將繼續推進誠信建設規范化長效化,積極探索以誠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社會治理機制,為打造“誠信之鄉”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