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主角》: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
摘要:劇作家陳彥把在戲劇界浸潤三十幾年的人生閱歷與藝術積累傾注于作品,不僅集中塑造了一位以戲為生、堅守藝術正道的秦腔藝人形象,更創造了一份如秦腔般慷慨而深沉、渾厚又婉麗的藝術之美。
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
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繼《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推出的話劇《主角》,9月3日晚作為第十七屆“文華獎”參評劇目在衡水保利大劇院上演。該劇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推薦,陜演集團·陜西人民藝術劇院與人民網共同出品,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打造。
話劇《主角》改編自作家陳彥茅盾文學獎同名獲獎作品,70余萬字巨著濃縮成舞臺上的210分鐘,講述了憶秦娥從一個11歲的放羊娃到劇團燒火丫頭,后拜四個秦腔老藝人為師勤學苦練,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憑借自己的天賦和汗水,一步步從配角奮斗到主角,榮膺一代“秦腔皇后”美譽的故事。該劇通過憶秦娥近半個世紀的人生興衰際遇反映秦腔起起落落,描繪出一幅復雜世相的宏闊畫卷。
話劇《主角》被認為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一個以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講述的寓意深遠的“中國故事”。劇作家陳彥把在戲劇界浸潤三十幾年的人生閱歷與藝術積累傾注于作品,不僅集中塑造了一位以戲為生、堅守藝術正道的秦腔藝人形象,更創造了一份如秦腔般慷慨而深沉、渾厚又婉麗的藝術之美。
話劇《主角》創排過程猶如對藝術不斷精進的主角誕生過程。歷時3年創作,編劇曹路生九易其稿,在忠實原著精神的基礎上,將文學作品在戲劇舞臺上進行重構,呈現出了從高品質文學到高水準戲劇的轉換。更發揚舞臺藝術特有的直接性和沖擊力,在短促的舞臺時間和有限的活動場景中,精準敲響了憶秦娥如歌人生中最關鍵的音符。
導演胡宗琪深諳傳統戲曲一桌二椅的美學特點,少而精的舞臺布景、流暢的明暗切換,不動聲色地驅動著時空流轉,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地講完了這段跨越四十余載的藝壇故事。16根充滿寓意的臺柱子,53個代表不同時空的場景轉換,306套精美戲服,眾多人物的會聚,共同烘托成就了“主角”奮斗不息的人生。
文/本報記者 郭佳
【編輯:劉星辰】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