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重任越扛越穩——河南糧食生產這十年
摘要:6億畝以上 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 全國小麥育種領域11個 國家科技進步獎中河南占了5個 目前河南小麥年供種能力36億斤 約占全國38% ◎其中10億斤銷往省外 今年106.
□本報記者 劉曉波
今年麥收,河南夏糧總產量762.61億斤,夏糧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糧和農,始終在河南人心中重千鈞。農業強,首先糧食產業要強。
河南農業農村人口比重大,“三農”工作任務繁重,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四次到河南考察調研,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每次必談農業,必談糧食生產。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河南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總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強。自2017年起,連續5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小麥產量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去年在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達1308.8億斤。
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河南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打好糧食生產這張王牌,穩住農業基本盤,筑牢“三農”壓艙石。
●抓牢耕地這個糧食安全的根本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過去農民種田耕地是真辛苦,現在手機成了“新農具”,坐在家里用手機遙控指揮就可以澆水施肥。
安陽縣瓦店鄉高標準農田災后重建示范區,種糧大戶張先志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田長勢良好,玉米正處在抽雄期,大豆開始結莢。
“現在700畝地我一個人都能管過來。”張先志說,最明顯的變化是灌溉,以前這么大一片地需要30個人灌溉,現在手機一點噴灌自動出水,地下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土壤濕度和溫度,灌溉更加精準和科學。
示范區里,各種“黑科技”顛覆著人們對農業生產的固有印象:植保科技監測站可實時監測遷飛性害蟲的路徑和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擴散動態;環境科技監測站實時監測播放農業環境十二要素;環境災害預警站對小麥條銹病、赤霉病和玉米大斑病等進行預警。
“安陽縣9萬畝高標準農田災后重建示范區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糧食產能約1170萬公斤,年節水640萬立方米,年節肥1211噸,年農藥使用量下降6%以上,糧食產出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和增強。”安陽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科科長劉更民說。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住農田就能保住糧食生產。我省一手穩面積,確保農田就是農田;一手抓質量,確保農田必須是良田。自2012年我省開始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以來,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580萬畝,越來越多的“望天田”變成“高產田”,平均每畝耕地提升糧食產能150斤。
打造高標準農田“升級版”,我省將繼續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力爭2025年建成1500萬畝、完成投資500億元,讓糧食增產基礎越來越堅實。
●攥緊種子這個糧食安全的關鍵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省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麥小麥,(畝產)不過一百(斤)。此時,東西南北外省小麥品種逐鹿中原,如今全國小麥育種領域11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中河南占了5個,河南小麥全部用上了河南種。
今年三夏,河南良種增產的潛力和空間再次顯現:鄭麥136在修武縣郇封鎮小位村高產示范方,創造了畝產950公斤的新紀錄;宜陽“洛旱22”千畝示范方刷新了全國旱地小麥的高產紀錄;豐德存麥20在延津縣通郭村千畝高產示范方同樣刷新紀錄……
從2012年到2022年,我省小麥畝產由392.9公斤增至447.31公斤,增幅13.8%。“每一斤的增加都來之不易,10年間,小麥平均畝產提高了54.41公斤,良種起到的作用達45%以上。”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所長雷振生說。
良田配良種,目前我省小麥年供種能力36億斤,約占全國38%,除滿足本省外,其中10億斤銷往省外。
不僅是小麥,玉米品種浚單20連續10年先后成為全國第二、第三大玉米種植品種;高油花生品種豫花15號每畝產油量比普通品種增加20公斤,成為黃淮海地區的主導品種;高油酸花生品種豫花37不僅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極為有益,而且抗氧化、耐儲藏、產品貨架期長,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河南種子有多強?農作物供種能力約占全國1/10,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制種供種上優勢明顯。我省著力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六大行動,加快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中原農谷”,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上展現河南擔當。
●強化政策這個糧食生產的動力
如果說耕地和種子都是從客觀上為糧食增產創造條件,那么政策護糧則是從主觀上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一畝地100多元,兩次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分別是每畝19.47元和18.6元。政府給我們免費飛防,農藥免費發了4次,化肥一畝地補償11公斤。”回憶今年麥子豐收的不易,衛輝種糧大戶王現柱首先提到了自己享受的一項項補貼。
穩補貼,就穩住了農民種糧預期。“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支持河南農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達945.39億元。去年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暴雨災害,省政府在下達首批30億元中央財力補助資金中,就拿出2.69億元對受災地區改種種子進行補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我省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大產糧大縣獎補力度,調動基層政府抓糧和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農民種糧能掙錢,國家糧食才安全。提高農民種糧收益,既要面向市場調結構,也要推行土地托管等新型經營方式降成本。
延津小麥產業園小麥種植基地,李元智所在的供銷合作社延壽為農服務中心托管了8685畝地,主要種植優質小麥百農607,今年平均畝產1300斤,大部分以每斤1.62元的價格銷售給克明面業公司。
“種植優質麥產量高、價格高、收益高。”李元智說,“土地托管實現了耕種管收的專業化,統一購買農業生產資料,成本更低,同時也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除土地分紅外還有工資性收入。”
目前,全省發展優質專用小麥1628萬畝,占總面積近五分之一,每斤價格較普通小麥高0.1元左右,長出的莊稼更值錢。全省社會化服務組織12.5萬家,托管服務覆蓋1575.9萬農戶,提供了從耕到收全過程托管服務,農民種糧更省心了。
非凡十年,耕地、種子、政策,所有的努力只為守護糧食安全。再過不到一個月,我省秋糧將迎來大范圍收獲,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河南還需用一個又一個豐收筑牢產糧大省根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省糧食總產先后邁上1200億斤、1300億斤兩個大臺階
●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600億斤左右
糧食播種面積連續9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
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7%
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5%
全國小麥育種領域11個
國家科技進步獎中河南占了5個
目前河南小麥年供種能力36億斤
約占全國38%
◎其中10億斤銷往省外
今年106.6億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7.2億元種糧補貼已發放群眾手中,穩住了種糧預期
全省發展優質專用小麥1628萬畝
占總面積近五分之一
每斤價格較普通小麥高0.1元左右
●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12.5萬家
●托管服務覆蓋1575.9萬農戶
提供了從耕到收全過程托管服務
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政策實現全覆蓋
全省糧油加工轉化率達80%
主食產業化率65%
三全、思念、想念、白象等品牌享譽海內外
河南將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打造“六大中心”:
●口糧生產
●糧食儲運
●食品加工
●農業裝備
●農業科技
●農業期貨
努力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河南擔當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