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風滿驛城 全民共建文明城 ——驛城區扎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摘要:工作舉措實實在在 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驛城區各級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對照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就創建氛圍、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窗口服務、公共管理等方面工作逐項進行督導檢查,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并督促及時落實整改,努力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記者 鄭付生 見習記者 張楠
朝陽初升時分,漫步驛城街巷,綠道蜿蜒,百花齊放,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芳香;騎行在練江河畔,亭臺軒榭,碧水清波,舒心美景惹人流連;游覽公園街景,一幅幅傳遞文明、倡導文明、展示城市風貌的創意墻繪抬眼可見……如今的驛城大地,這般秀麗柔美、生機勃發、文明和諧。
自我市首次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以來,為鞏固這個“金字招牌”,驛城區久久為功,動員全區上下按照“全員參與、全域覆蓋、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全力以赴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城市顏值節節攀高
近年來,驛城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始終把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作為初心與使命,聚力提升城市品質,精心打造人文景觀,先后投資約2.3億元,對市區汝河大道、開源大道互通立交周邊進行綠化,新增綠化面積160萬平方米;投資6455萬元,新建公園游園16處,新增公園游園綠地面積4.1萬平方米;投入資金850多萬元,新增林蔭路6條,新增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增添河道護坡綠化5000米、行道樹5700余株,提高林蔭路的普及率及綠化覆蓋率。
驛城區凝心聚力、統籌謀劃,以生態打底、用公園塑形、借綠道聚景,中心城區公共部位、居民小區基本實現臨街圍墻立體綠化,打造普惠民生福祉。在對老舊街區、道路交通、車站樞紐的改造中,本著不破壞風格、不損害利益的原則,順應城市肌理,有機更新?;疖囌?、驛城新村等經過更新,脫胎換骨,自此古老與時尚、繁榮與優雅交相輝映。城市逐漸成為“推窗可望山水、雨后可見彩虹”的大公園,“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生態之夢已然成為生活常態。
工作舉措實實在在
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驛城區各級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對照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就創建氛圍、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窗口服務、公共管理等方面工作逐項進行督導檢查,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并督促及時落實整改,努力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新華街道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組建志愿服務隊,開展共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在高溫下堅守,撿拾路面散落垃圾、消除城市“牛皮癬”,維護公共設施、綠化帶,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積極開展文明宣傳,充分展現了向上向善、盡責擔當、樂于奉獻的良好精神風貌。他們,正是這個城市中所有志愿者的縮影,用實際行動打造干凈有序、宜居靚麗的城市環境。
幸福之感溢于言表
城市變美了,環境意識、生態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群眾的“綠色”責任感和文明素養同步攀升。城市文明的提升,體現在每一個細微之處。“生活在這么美好的城市里,我們也要時刻保持文明習慣,做文明新風尚的踐行者。”市民陳先生說。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句中描繪的美景,在練江河古色古香的長廊上隨處可見,見縫插綠、造景聚情,一幢幢亭臺樓閣被十里長街環繞著,猶如一顆顆翡翠明珠把城市裝點得水潤清和。徐徐展開驛城精神文明建設“畫卷”,文明新風撲面而來,文明風景盡收眼底。“出游不用走遠,行車一二十分鐘就是皇家驛站,恍如夢回富貴迷人眼的古城之中,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無止境的自我提升。驛城區必將持續弘揚“敢于爭先、團結拼搏、克難攻堅、善作善成”的創文精神,著力推進文明創建制度化、常態化,加快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日夜兼程。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