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吹出夢想曲
摘要:到了大學,學校音樂系有器樂專業班,雖我是歷史專業,但每次聽到音樂班的琴聲就魂不守舍,下了課就奔向音樂班的琴房,鋼琴、手風琴、吉他、小提琴都摸一遍,還跟音樂班的幾個同學成了好朋友,他們熱心教我,我也用心學習。
李國寧
大約前年歲末,我隨市文聯的一位領導,也是我的好朋友,到市退役軍人創業協會參加一個活動,還給我安排了一個任務:給軍創協會的會歌作曲。哈!我雖然喜歡吹拉彈唱,但作曲的活兒還從沒干過。礙于面子,我也只有硬著頭皮接了下來。我想,如果干不了,就請市音協的朋友幫忙,也不成問題。
沒多久,歌詞到了,詞作精煉,也很順暢。我琢磨了一陣,就開始試著譜曲。那天,恰好我一人在家,窗外初雪飄然而至,環境幽靜,頭腦空靈。我彈著鍵盤,邊摸音符邊做記錄。沒想到不到一個小時,主題旋律框架一氣呵成,又稍加整理和修飾,竟然完成了我的譜曲處女作。軍創協會的同志聽后對歌曲十分滿意,還請人精心制作,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第一首軍創協會會歌。
說起來,音樂僅僅是我的個人愛好,而這個愛好要從一支竹笛說起。
我上小學三年級時,村里學校條件很簡陋,泥黑板、土桌子,學校生活單調而枯燥。然而,鄰村的一個男同學卻會吹笛子,這在那個文化生活極其貧乏的年代頗具吸引力。于是,我就讓老爸在城里用兩毛錢買了一支竹笛。
就這樣,我開始跟著那個男同學學吹笛子。吹笛子首先要背譜子。剛開始學簡單的,如《東方紅》《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后來學《大海航行靠舵手》時,譜子就復雜了,竟然還有三十二分音符。記得我當時走在上學的鄉間小路上,搖頭晃腦反復吟唱這個歌譜,最終把它記了下來。這個愛好使我樂此不疲。小學五年級時,我已經能把當時流行的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送糧忙》《牧民新歌》等曲目完整地吹奏下來了。
上了初中,學校有腳踏風琴、二胡、板胡等樂器,于是,我又開始接觸鍵盤樂和弦樂。到了高中,見到手風琴,更成了我的所愛,黑白鍵盤和貝斯鍵鈕的神奇極大地吸引著我,經常偷偷跟著老師學。到了大學,學校音樂系有器樂專業班,雖我是歷史專業,但每次聽到音樂班的琴聲就魂不守舍,下了課就奔向音樂班的琴房,鋼琴、手風琴、吉他、小提琴都摸一遍,還跟音樂班的幾個同學成了好朋友,他們熱心教我,我也用心學習。從此,音樂成了我一生的愛好和樂趣。音樂不僅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還提升了我的人生價值。
回顧學習音樂之路,我有三點感悟,與大家分享:
感悟一,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大家可以看到,由于時代和條件的限制,我沒有經過任何專業培訓,只是愛好引導下的熱衷和追求。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愛好,樂在其中、樂享其中,學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感悟二,學音樂可以不專業,但可以當專長。我的演奏和作曲水平與專業人士相比,頂多算個“票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同樣,學習音樂,也不是為了當音樂家,是為陶冶情操、洗滌心靈、快樂人生。誠如是,何樂而不為呢?
感悟三,不相信天才,也不執著天賦。所謂靈感,就是聚沙成塔、厚積薄發。就拿作曲來說,在幾十年來的彈琴和伴奏過程中,腦海里記下了成百上千首歌譜和曲子,從而培養了我的樂感,增強了樂理知識,使我逐漸掌握了音樂的規律,譜起曲來也就水到渠成。
就在剛剛,我忍不住彈了會兒鋼琴,拉了會兒手風琴,還拿起笛子吹了一會兒,仿佛回到了童年……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