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 薪火永相傳——記確山縣“周家軍”及其后人的動人故事
摘要:致敬先輩 請自我始 千淘萬漉唯有紅色信仰永不褪色,物換星移恒念革命先輩矢志不忘。張紅承繼了烈士的優秀品質,同時也在新時代作出了令人贊嘆的貢獻。
記者 李賀建 實習生 郭家昊
桐柏山余脈、確山縣西南部石滾河鎮的孤山沖掩映在重重山林里,這里的青山綠水之下埋著“周家軍”的忠骨。“周家軍”起源是清光緒年間的武秀才、孤山沖的周天云。當革命風暴席卷豫南時,周天云深諳革命道理,在自家后院辦了武館,宣傳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并親自送5個兒子參軍。周家五子周鳳翔、周鳳森、周鳳興、周鳳景、周鳳韶始終站在革命的第一線,是那個年代最先覺醒的人,同樣也是沖在最前線保家衛國的英雄。“周家軍”5兄弟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劉志薈/繪
鐵骨錚錚 熱血千秋
打開歷史書,翻看烈士在過去歲月里的事跡,我們可以看到“周家軍”5兄弟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老大周鳳翔(1892~1948年),1927年大革命時期,組織紅槍會參加了10路大軍打確山的確山農民暴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初期,駐扎在竹溝的河南省委派他到四望山工作;“竹溝慘案”后,任石滾河抗日自衛隊隊長;河南工委挺進孤山沖后,任豫南軍分區后勤部經濟科科長、被服廠廠長;中原突圍后,潛回家鄉發展武裝;1948年2月,被石滾河地方國民黨團隊暗殺,時年56歲。
老二周鳳森(1899~1963年),1935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軍需處處長、縣稅務局局長、豫皖蘇軍區供給部政委、財經辦事處總金庫主任、中南軍委司法部副處長、河南省儲備物資管理局副局長等職,1963年10月5日病逝,時年64歲。
老三周鳳興(1908~1941年),1939年10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曾任竹溝縣委孤山沖區委書記,信陽縣睡仙橋楊柳鄉公所聯防隊隊長,1941年在與日軍的作戰中不幸犧牲,時年33歲。
老四周鳳景(1912~1947年),1936年4月參加革命,1938年入黨。抗戰時期,他領導成立孤山沖抗日自衛隊并任隊長,在鏟除地方頑固勢力和為民除害的斗爭中立下汗馬功勞。1945年春,確山、泌陽等縣的反動武裝數千人進犯孤山沖,周鳳景緊追不舍,殲敵甚多;1945年秋,在司令部的指揮下,他帶領3個排,一夜之間分頭拔掉國民黨駐扎在接君山、石滾河、竹溝一帶的3個營部,解除了對軍分區司令部的威脅;解放戰爭時期,任桐柏軍區第二軍分區確山獨立團團長;1947年10月,和張九英一道,用巧計智除石滾河街上的大惡霸、反動鄉長趙崇武;1947年12月,上級撥給周鳳景所在的部隊兩門迫擊炮,周鳳景在泌陽縣王店試炮時,炮身爆炸,不幸殉職,時年35歲。
老五周鳳韶(1916~1960年),1939年參加民兵組織并擔任隊長,1943年秋參加新四軍,在周風景帶領的部隊三連當連長,作戰勇猛,令敵人聞風喪膽。由于經常受到硝煙的熏迷患上了眼疾,1949年6月回家鄉擔任孤山沖鄉鄉長,1953年眼疾復發雙目失明,賦閑家中,1960年病逝,時年44歲。
山河無恙 英魂長存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周家軍”的5位英雄個個渾身是膽,勇猛無畏,在為人民爭取幸福生活的路上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應該牢記他們所作出的犧牲。
孤山沖斬龍廟小學退休教師周春鳴(又名周小旺),多年來致力于孤山沖紅色歷史的挖掘整理,早年間曾走訪當地的知情人士,多方搜集整理周家5兄弟的英勇事跡,并用25000多字的篇幅撰寫了《周家軍》一文。該文詳細介紹了周家5兄弟在劉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領導下在孤山沖開展革命斗爭的歷史。
孤山沖斬龍廟西桑樹莊周家老院,是周家5兄弟出生、成長的地方。《周家軍》一文中寫道,昔日“武秀才”周天云在這里開辦學館和武館,讓自己的兒子和堂孫習文練武。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革命志士的落腳點和秘密聯絡站,后被國民黨反動派洗劫、燒毀。而今,“周家軍”中老五的后人在這里居住,后輩在談起祖輩時都會流露出敬仰之情。
仰望十五明月,松柏祭奠烈士。從1927年卷入國民大革命到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確山縣烈士家族“周家軍”用自己的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群山不語,卻時刻惦念革命戰爭年代那些在山間英勇戰斗、用生命和鮮血镕鑄和平的英雄,如今的山河靜好、煙火尋常都是在告慰英雄的在天之靈。“周家5兄弟,4人是烈士”的事跡在當地人民以及紅色文化傳播志愿服務隊中傳播,是當地人民的精神瑰寶。
承繼精神 以身作則
英雄雖已離去,但他們身上不畏艱險、忠肝義膽的優良品質,在一代代后輩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確山縣第二小學優秀教師張紅是老五周鳳韶的孫媳婦。她作為烈士的家屬和后人,承繼了先烈奉獻自我、為人民服務、有大愛擔當的優秀品質。在肺、脾、腎和心臟患有疾病的情況下,張紅在社會志愿服務和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為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2020年武漢疫情暴發,張紅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從微薄的工資卡余額1794.64元中劃出1000元,通過學校捐給了武漢。除了此次捐款,10多年來,張紅為地震災區、殘聯、貧困家庭捐款捐物20000余元。2021年8月正值暑假,新冠病毒再次反撲,張紅放棄假期,積極響應團縣委號召,當起了抗疫志愿者,奔赴抗疫前線,和醫務人員一起到各個隔離區做流調,協助核酸檢測,還動員自己的兒女一起去做志愿者。張紅的事跡感人至深,被團縣委評為“抗疫青年優秀志愿者”。2019年,張紅收養了孤兒周湘陽。為了讓他能在確山落戶上學,張紅說服丈夫和女兒同意變更房屋產權。她克服萬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孩子生活在健康、幸福的環境里,完成自己的學業。有一兒(周湘陽)一女,張紅感到很幸福。
病榻上潛心研究獲得國家專利,教育上忠于事業、關愛學生。張紅表示:“我喜歡靜下心來研究。”作為教師,為了避免更多的教師吸入粉筆末,2007年,張紅研究設計了活頁教學板及磁刷,并獲得了國家專利;為了孝敬父母,她發明了保健床墊,因能改善睡眠狀況、有助于人體的血液循環而獲得國家專利。張紅說,她要用自己的余生創造更多價值,幫助更的多人。張紅在教學工作中以身作則,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每節課都要求自己的板書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同時她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無聲的教育。
正是因為具有這種“忠于職守,以身作則”的教育精神,張紅所教的班級年年成績優秀。2000年、2003年、2016年,張紅分別被評為縣、市、省級優秀教師,2018年獲得市級文明教師稱號。
致敬先輩 請自我始
千淘萬漉唯有紅色信仰永不褪色,物換星移恒念革命先輩矢志不忘。張紅承繼了烈士的優秀品質,同時也在新時代作出了令人贊嘆的貢獻。她作為一個平平常常、生活儉樸的人民教師,在29年的教學生涯中,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成為確山縣二小抗疫工作中最忙碌的身影和捐款最多的愛心教師。她雖身患多種疾病,經濟拮據,卻憑自己微薄的收入,救濟了14名貧困生、資助了7名單親孩子、撫養了2名孤兒,并多次為災區慷慨捐贈錢物。
雛葩芬芳,她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致敬先輩,請自我始”。張紅在行動上孜孜無怠,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一生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之中,背負先輩的使命,發光發熱,與國同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