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 未能就成果文件達成一致
摘要:抨擊美國在冷戰思維驅動下執迷“大國戰略競爭”、謀求絕對戰略優勢、強化軍事同盟、在歐亞大陸東西兩側挑動陣營對立對抗、推進核導等戰略力量前沿部署等一系列消極舉措;條約規定,生效后每5年召開一次審議大會,審議條約執行情況。2015年第九次審議大會也未能形成最后成果文件。
新華社聯合國8月27日電(記者尚緒謙)《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十次審議大會經過近一個月的磋商和談判于26日深夜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結束,會議未能就成果文件達成一致。
會議決定第十一次審議大會于2026年在紐約舉行。第十一次審議大會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2023年在維也納舉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會議分別于2024年和2025年在日內瓦和紐約舉行。會議決定,為加強條約后續審議進程,將成立一個對所有締約國開放的工作組。
第十次審議大會主席茲拉維寧對會議未能達成成果文件深表失望。他在閉幕講話中說,當前國際局勢對此次審議大會談判進程和會議結果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但他同時也表示,此次大會完成了對條約義務和承諾各方面的審議、互動、對話、談判的任務。各代表團在大會期間重申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重要性并承諾保持條約的適用性、維持條約的信譽。
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傅聰、中國裁軍大使李松率領代表團參會。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全面介紹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并把“共同安全”寫入成果文件草案;高度評價條約的地位和作用,主張全面平衡推進核裁軍、核不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三大支柱,并強調條約在服務和平與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一積極表述也寫入了成果文件草案。中方全面闡述中國維護以條約為基石的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的立場;抨擊美國在冷戰思維驅動下執迷“大國戰略競爭”、謀求絕對戰略優勢、強化軍事同盟、在歐亞大陸東西兩側挑動陣營對立對抗、推進核導等戰略力量前沿部署等一系列消極舉措;駁斥美國代表妄稱中國加速擴張核武庫和拒絕同美方就核軍控問題開展實質性對話的無端指責;表示堅決反對美英澳開展核動力潛艇合作,并警示日本和相關國家不得在亞太地區復制“核共享”;迫使日本代表在會上公開申明日本政府堅持“無核三原則”、不尋求“核共享”安排;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問題表達嚴重關切。
李松在閉幕會議上指出,盡管本次大會未能達成最后文件,但各方理念、立場和訴求不斷碰撞激蕩,在復雜矛盾分歧中尋求共識,這對認識和思考當前國際形勢經歷的深刻復雜演變,探討應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面臨的嚴峻挑戰具有重要意義。李松強調,這是共同安全理念和真正多邊主義的重要實踐。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70年生效,其主要目標是防止核武器和核武器技術擴散、促進和平使用核能的國際合作以及推動實現核裁軍。條約規定,生效后每5年召開一次審議大會,審議條約執行情況。第十次審議大會原計劃2020年4月至5月間舉行,但因新冠疫情推遲至今年8月。
2015年第九次審議大會也未能形成最后成果文件。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