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崗鎮:特色種養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文 孔浩/圖)“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8月23日,在汝南縣王崗鎮孔寨村楊強水產養殖基地,4個方形魚塘內波光粼粼,水清魚肥,養殖戶楊強正在忙著給魚兒增氧。
“今天天氣悶熱,池塘缺氧,如果不及時增氧,魚兒很容易因缺氧死亡。”楊強告訴記者,他已承包魚塘10多年,主要養鯽魚、花鰱、草魚、鯉魚等,每季每兩個魚塘的魚循環上市銷售,旺季基本趕在春節期間。楊強說,他養的魚是全生態的,飼料主要是自家地里種的青草。這樣出水的魚兒不但品相好,而且肉質鮮美,很受市場青睞,年銷售收入可達10余萬元,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王崗鎮境內水資源豐富,北汝河南北流經,文殊河東西貫穿,有大小支流14條。域內坑塘遍布,汝河啞河故道貫穿全境,全鎮水域面積達5688畝,是名副其實的“魚水之鄉”。且因河流水深無污染,生長的各種魚類肉質鮮美、勁道耐嚼,又被譽為“野生魚之鄉” 。
“我這幾十年一直和水產養殖打交道,不但養魚,還養螞蟥。養螞蟥比養魚效益好。”在該鎮熊灣村,一談起養殖,正在給螞蟥投食的養殖戶熊本立很是自豪。熊本立告訴記者,他們村汝河啞河故道貫穿南北,且位于北汝河和文殊河交匯處,地勢低洼,水資源豐富。除年輕人外出務工外,在家的中老年人基本都搞養殖。2014年,在他的帶領下,5戶村民除養魚外,開始養螞蟥。一公斤干螞蟥銷售價1700多元,且市場供不應求。他養了30多畝,一年存收益20多萬元。
近年來,王崗鎮因地制宜,在發展特色產業上下功夫,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原則,瞄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加快形成規模效應,持續增加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孔寨、熊灣村是該鎮大力推進產業富民的一個縮影。像孔寨、熊灣村這樣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的村莊,該鎮還有伍崗、盧崗、韓坡等多個村子。
在何崗村,村民房前屋后,一個個藕塘內,高高低低的荷葉鋪滿了水面,滿眼蒼翠、滿目花香,時有蜻蜓、蜜蜂挺立花瓣之上,成為秋日鄉間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村有大小坑塘100多個,僅朱莊自然村原來就有30多個,經過集中整治,連通后變成了10個,并承包給了農戶,種上了蓮藕,養上了魚。” 何崗村黨支部書記胡慧鋒告訴記者,近年來,何崗村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溝塘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蓮藕種植和藕下養殖,不僅美化了環境、凈化了水質,還富了承包戶,同時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僅朱莊自然村的蓮藕種植面積就達60余畝,每年助農增收近10萬元 。
孔寨、熊灣村的魚、螃蟹、螞蟥等水產養殖,何崗村的百畝淺水蓮藕、伍崗村的百畝白桃、盧崗村的百畝蟠桃,何崗村的野雞、種雞養殖……王崗鎮堅持黨建引領、合作社帶動、培育致富帶頭人等措施,統籌鄉村土地資源、區位、市場等優勢,不斷拓寬農民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煥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