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藏糧于地 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
摘要:在常莊鎮建設的5G+智慧農業云平臺控制室里,整面墻的電子屏上,農田地理信息、智能灌溉控制、農業植保監測、農業氣象監測、環境災情預警等高標準農田信息一目了然。他流轉的1000畝高標準農田里,玉米套種花生,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記者 張麗麗 張健
在距離遂平縣城不遠的常莊鎮大興村,一望無垠的田野里,生長著色澤金黃的玉米、顆粒飽滿的花生……
“花生到了生長關鍵期,澆水要及時。”村民張加紅用卡在機井房上刷了一下,計量表啟動,連成片的花生地里,噴灑機具開始均勻地灑水。
大興村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遂平縣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實踐。目前,全縣共有耕地103.64萬畝,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70.75萬畝。常莊鎮規劃的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和上蔡縣5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西平縣10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區集中連片,共同打造了駐馬店市20萬畝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牢牢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慧”種地,“云”管理,給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在常莊鎮建設的5G+智慧農業云平臺控制室里,整面墻的電子屏上,農田地理信息、智能灌溉控制、農業植保監測、農業氣象監測、環境災情預警等高標準農田信息一目了然。
“5G+智慧農業新模式,為農民種好糧提供科學依據。”常莊鎮種糧大戶姚新領一邊查看農田信息,一邊在手機上“下單”業務。他流轉的1000畝高標準農田里,玉米套種花生,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良田配良技,增產又增效。遂平縣積極推廣應用“5G+智慧農業”新模式,提高農業全產業鏈信息化服務水平,逐步提高糧食耕、種、管、收等智能作業的精準度和覆蓋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強筋小麥主要供給克明面業、今麥郎等加工企業。這一茬的玉米、花生主要供給鴻展飼料廠、正康糧油等加工企業。訂單種植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民種地底氣更足。”姚新領說。
農產品加工,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近年來,遂平縣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著力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優質糧食品牌,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既穩住了糧倉,又富裕了農民。
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走在大興村,筆直平坦的道路兩側,花草樹木郁郁蔥蔥。不遠處的田野里各種農作物長勢喜人,從無人看管的噴灑機具里噴出來的水霧,在陽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彩虹。
一幅豐收的喜人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