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近距離接觸的防疫尖兵
摘要: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組長崔海燕告訴記者,待核酸樣本的個人信息核對無誤后,就可送往樣本處理間,將樣本提取并依次加入預先準備好的PCR反應試劑中,最后進行上機擴增,形成報告。
記者 王冰之 見習記者 郭詩瑋
有這樣一群人,雖不與病例直接接觸,但卻與新冠病毒正面交鋒,他們身著防護服每天堅守在密閉的實驗室里,平均每天檢測量達2000至3000份,他們就是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成員。
一份咽拭子樣本,從采樣、運送、檢測到形成最后的報告,都離不開檢驗人員的辛勤付出。“支援泌陽時,我們發現核酸樣本單都是手寫的,有一些信息較為模糊,于是我們專門成立了信息上報組,將樣本單形成電子版打印出來,這樣能夠看清楚信息,避免錯誤發生。”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組長崔海燕告訴記者,待核酸樣本的個人信息核對無誤后,就可送往樣本處理間,將樣本提取并依次加入預先準備好的PCR反應試劑中,最后進行上機擴增,形成報告。
整個核酸檢測一般需要3個多小時,在全副武裝的負壓狀態下,核酸檢測組成員的手臂、肩頸,甚至精神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當他們走出實驗室時,脫下密不透氣的防護服,露出的是被汗水浸濕的衣裳,被汗水一遍遍沖刷的臉頰上,是一道道被口罩綁縛的勒痕。
當問起直面病毒會害怕嗎?崔海燕說:“不害怕,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就一直在與病毒作斗爭,有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她告訴記者,當疫情來臨時,作為疾控人就應當義無反顧沖在一線,盡自己最大努力保障核酸檢測結果最快出來,這樣病情的診斷和治療才更有依據。
為提升檢測時效,核酸檢測組成員不分晝夜,每天休息4個小時。“我們團隊十分團結,大家雖然不熟悉,但也會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彼此相互關心,這是令我特別感動的一點。”崔海燕說。
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組全力以赴用時間與病毒賽跑,高效完成每份樣本的檢驗任務,全力保障檢測效率,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迅速開展。
采訪結束后,崔海燕又帶隊投身到支援三亞核酸檢測工作中。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