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天中良種 努力實現自立自強
摘要:近年來,正陽縣乘著“院士經濟”的東風,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等60多位專家學者,成立首個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立1個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工作站,聯合邦農種業、代興種業、農場種業等龍頭企業,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國家花生區域性良種...
本報評論員
日前,新疆沙灣市正興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丹打電話給我市正陽縣代興種業負責人戴丹丹,她興奮地說:“正陽的花生種子真好!現在成果就有70多個了,再等一個多月就可以收獲了,到成熟時應該有100個果左右,豐收有了底氣。”
一顆經過駐馬店人育制的種子能種出什么?一粒小小的花生種子可以成就一個產業,可以富裕一方水土,更可以種出種業的自立自強。正陽縣是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常年花生種植面積170多萬畝,有“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的美譽,是河南省唯一被農業農村部批準的國家區域性花生良種繁育基地縣,但也曾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產業鏈短等問題。
近年來,正陽縣乘著“院士經濟”的東風,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等60多位專家學者,成立首個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建立1個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工作站,聯合邦農種業、代興種業、農場種業等龍頭企業,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國家花生區域性良種繁育項目,推動全縣40萬畝花生良種繁育基地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對于育種家而言,最好的品種永遠是下一個。正是有這樣一群了不起的育種人,埋頭苦干、默默耕耘,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扎根土地,才能推動種業振興,實現種業自立自強。戴子星是戴丹丹的父親,有著40年育種經驗。為解決花生重茬等問題,他們父女潛心研究,用了6年時間,反復試驗選育出優良花生品種,解決花生重茬死苗、產量低難題,2018年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并跨越萬里在新疆、非洲等地“開枝散葉”。這些沉甸甸的成就,源于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探索,源于他們對生產和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源于他們不怕困難、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良種是最具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資料,只有牢牢地掌握在農民的手中,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接下來,我們要繼續以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為平臺,立足我市農業傳統優勢與特色,注重在農業的種質資源、品種選育、推廣種植上做文章,深化與外界的合作交流,促進市場互通,讓“天中良種”在更廣闊的土地開花結果,造福全世界人民。
有種才能有糧,有好種才能多打糧、打好糧。小小一粒種子,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國家戰略。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良種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久久為功,增添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