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劇要“文藝復興”還是“重炒剩飯”?
摘要:??IP來源豐富,仙俠劇有新可能 ??國產仙俠劇還有出現新模式的可能嗎?
8月5日,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六》(又名《祈今朝》)于橫店正式開機,主演許凱、虞書欣出席開機儀式,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關注。
自從2016年播出的《仙劍奇俠傳五》(又名《云之凡》)以豆瓣3.9分“撲街”后,“仙劍”IP改編劇已有五年沒新作品問世。但一時間,除了《祈今朝》之外,全部由新人陣容主演的《仙劍奇俠傳一》,鞠婧祎、陳哲遠主演的《仙劍奇俠傳四》(又名《天河傳》),均已投入制作。
沉寂已久的“仙劍”IP突然加速轉化,將會給進入瓶頸期的仙俠劇版塊帶來一場“文藝復興”,還是幾頓平平無奇的“重炒剩飯”?可能只有時間才能說明一切。
“仙劍”游戲IP影視化改編路
《祈今朝》改編自游戲《仙劍奇俠傳六》,講述了越今朝(許凱飾)與越祈(虞書欣飾)聯手同道伙伴,逐一擊破陰謀,踏上行俠仗義之旅的故事。根據2021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表顯示,《祁今朝》的報備機構為山東影視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周期為6個月,集數暫定36集。
該劇的男主角許凱曾憑借爆款劇《延禧攻略》出圈,他飾演的富察傅恒一角,顏值、人設、演技均在線,吸粉無數。而女主角虞書欣曾憑借《下一站是幸福》中古靈精怪的蔡敏敏一角,成為“搞笑擔當”,讓人印象深刻。
考古:IP橫空出世成改編巔峰
1995年7月,中國臺灣大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發行的游戲《仙劍奇俠傳》橫空出世。根據資料顯示,《仙劍奇俠傳一》在中國臺灣面市后,當月銷量超過十萬套,在中國大陸首發當月銷量達到30萬至35萬套,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PC游戲,被眾多玩家譽為“曠世奇作”。
在接下來的八年里,“仙劍”IP面臨了混亂的開發權之爭和公司管理矛盾,直到2003年,由大宇資訊旗下狂徒創作群、多魔小組共同創作的《仙劍奇俠傳二》與大宇資訊旗下軟星科技(上海)創作的《仙劍奇俠傳三》同年推出。相比之下,《仙劍奇俠傳三》風頭更勁,首批游戲在一周內賣斷貨,“仙劍”IP滿血復活。
但“仙劍”IP在大眾層面真正破圈是在2005年。由唐人電影改編制作,胡歌、劉亦菲、安以軒、劉品言、彭于晏主演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一》播出,其在重慶、上海的地面頻道首輪播出后獲得平均11.3%的收視率,2008年在河北衛視首輪上星播出后獲得全國同時段收視率冠軍,并在兩個月內于同一黃金時間段重復播放三次。胡歌、劉亦菲等主演憑借該劇聲名大噪。
同樣由唐人電影改編制作的《仙劍奇俠傳三》于2009年在多個城市地面頻道首播,熱度空前,并于2010年大年初一登陸江蘇衛視首輪上星播出后達到熱度巔峰。胡歌飾演的景天、霍建華飾演的徐長卿、楊冪飾演的唐雪見、唐嫣飾演的紫萱、劉詩詩飾演的龍葵,都成為“仙劍”系列中的經典角色,幾位主演人氣空前高漲。
在衍生產品開發方面,《仙劍奇俠傳》當時已開發出電視劇、漫畫、小說、舞臺劇、聲優劇、卡牌等相關衍生品,成為大宇資訊重要的IP品牌。
困境:后續改編接連遇冷,IP重啟前途未卜
《仙劍奇俠傳》成功后,“仙劍”系列游戲繼續發售。但遺憾的是,后續發售的《仙劍奇俠傳》游戲,頻繁出現BUG,用戶體驗感下降,影響了IP口碑。
“仙劍”IP價值下降,也如惡性循環一般影響到了影視化改編。同時,國產仙俠劇、武俠劇出現井噴,觀眾對模式化的服化道和古偶套路劇情產生審美疲勞。
2015年,在“仙劍”IP推出二十年之際,由吳磊、孫雪寧、徐悅、童可可主演,根據游戲《仙劍奇俠傳一》改編的網劇《仙劍客棧》播出,但該劇熱度極低,未掀起任何水花。2016年,由韓東君、古力娜扎、鄭元暢、金晨等主演的《仙劍奇俠傳五》播出,雖然播出時聲勢浩大,但豆瓣評分僅為3.9分。
沉寂幾年后,“仙劍”IP開發轉型期出現。大宇資訊在2018年將旗下北京軟星51%的股權出售給了中手游公司,2021年又把剩下的49%股權出售給對方。中手游自此成為《仙劍奇俠傳》在中國大陸唯一的開發權持有者。與此同時,影視劇市場出現多部“仙劍”IP改編作品備案。電視劇方面,除了剛開拍的《祁今朝》,還有《仙劍奇俠傳一》《仙劍奇俠傳五前傳》。網絡大電影方面,IP角色衍生作品《酒劍仙》是仙劍系列首部為角色打造的專屬傳記電影,此外還有《仙劍奇俠傳二》網絡大電影。
仙俠劇能再現“仙劍”的輝煌嗎?
國產仙俠劇歷史不長,目前主要分為兩種創作模式:一種是以《仙劍奇俠傳》為代表的游戲改編“男頻”仙俠劇;另一種是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為代表的網文改編“女頻”仙俠劇。隨著“仙劍”IP改編劇重啟,國產仙俠劇市場能再現“仙劍”模式制播風潮嗎?
“仙劍”模式開國產仙俠劇先河
2005年播出的《仙劍奇俠傳一》不僅是“仙劍”IP劇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仙俠劇的開端。該劇除了愛情故事婉轉動人外,在主角以及人物群像的塑造上也堪稱經典。這部劇也開創了后來十年間仙俠劇的固定模式和套路,例如:敘事線簡單,講述英雄式的人物帶領小伙伴一路同行,升級打怪;故事具備“男頻”特色,主人公均為身世離奇的男性;俊男美女演員擔綱主演,愛情故事具備浪漫色彩等。
在“仙劍”模式流行的時期,幾乎每部仙俠劇都能捧紅一些青年演員,例如《古劍奇譚》播出后,李易峰、楊冪、鐘欣潼、喬振宇、馬天宇、陳偉霆等主演迅速走紅,之后幾年片約不斷。同時,“仙劍”模式仙俠劇以俠義精神為劇集的核心精神,也影響到了后續國產武俠劇的創作。
“三生三世”模式同質化明顯
從2015年首播的爆款劇《花千骨》開始,仙俠劇中的愛情戲比重增加,直至2017年楊冪、趙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橫空出世,“三生三世”模式正式誕生。該劇開創了最近五年仙俠劇的固定模式,例如:故事背景設定為四海八荒,敘事線貫穿三生三世,講述男女主角癡纏、虐戀的愛情故事;故事具備“女頻”特色,女主人公大多不懂愛情且有缺陷,男主人公則擁有無上權力和神力;由具備流量號召力的演員擔綱主演等。
2017年之后,仙俠劇的世界觀、故事線、人物設置同質化現象明顯,仙俠劇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以最近播出的《沉香如屑》為例,該劇匯集了近年仙俠劇的套路設置:講述男女主角生生世世、先甜后虐的愛情故事;由兩位具備流量號召力的演員演繹仙俠劇中常見的“師徒戀”……此外,與“仙劍”模式相比,“三生三世”模式也讓仙俠劇的核心精神也發生了變化——淡化了俠義精神和人情味,重復的仙魔大戰與跨時空戀愛情節,讓文本缺乏深度。
IP來源豐富,仙俠劇有新可能
國產仙俠劇還有出現新模式的可能嗎?事實上,隨著網文小說更新換代,如今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甜寵、喜劇、漫改類仙俠作品,仙俠劇市場也將向這些細分領域傾斜。
目前業界公布的一批新仙俠項目已經多達20余部,IP來源頗為豐富:除了新版《仙劍奇俠傳》這類游戲改編劇,還有國漫《狐妖小紅娘》,來自晉江純愛區的《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天官賜福》等。男頻小說改編有《塵緣》《遮天》等,女頻小說改編則囊括了九鷺非香、蜀客、十四郎等知名女性網絡作家的奇幻言情類作品。此外,待播仙俠劇中也不乏劇情創意之作,比如陳星旭、李蘭迪主演的《星落凝成糖》,被網友奉為“仙俠版《上錯花轎嫁對郎》”,講述了人族皇室中一對性格迥異的雙生姐妹,因一場烏龍導致錯嫁姻緣,不僅鬧出無數笑話,更牽扯出兩段浪漫唯美之戀的古裝神話愛情故事。這些充滿新意的作品都將為仙俠劇的題材與模式創新打開思路。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