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在“疫”線的幕后英雄
摘要:現場流調、電話流調是他們的主要流調方式。各種協查信息不分晝夜地發來,他們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及時核實、排查各級單位和大數據推送的密接、次密接者及高風險人群等信息,并在最短時間內出具報告。為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檢驗科段勇旭、張磊等迎難而上,加班加點開展檢測工作。
奮戰在“疫”線的幕后英雄
——驛城區疾控中心抗疫工作掃描
記者 王冰之 通訊員 簡 杰
流行病學調查、標本采集、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檢測、消殺、病例信息報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聲令下,自7月11日起,驛城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紛紛趕回工作崗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們不分晝夜與病毒直面交鋒,深入疫情一線緊密配合,為我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幫助。
追根溯源精準流調
不同于那些在社區、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忙碌的身影,流調人員的工作像是一場幕后的戰斗。“您好,我這邊是疫情防控指揮部,請問您7月11日去過哪里?”“喂,您好,您7月12日是不是去過xx超市?”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這樣的聲音總是此起彼伏。
11支流調隊伍、22個人,24小時待命,晝夜奮戰。現場流調、電話流調是他們的主要流調方式。流調隊的“老大姐”郭琳,帶頭做表率,雖然患高血壓不能熬夜,但她靠著吃加量的藥徹夜奮戰。郭強、王晶和劉九一、趙華兩組隊員是最早排查出陽性病例的,這對年輕的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各種協查信息不分晝夜地發來,他們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及時核實、排查各級單位和大數據推送的密接、次密接者及高風險人群等信息,并在最短時間內出具報告。與之而來的,是一部分群眾不理解、不配合,但他們表示理解,郭琳說:“因為放棄一個人,就可能多一分危險。”
爭分奪秒 應檢盡檢
“早一秒隔離,就少一分危險,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必須爭分奪秒。”為及時出具檢測報告,檢驗科段勇旭、張磊等迎難而上,加班加點開展檢測工作。
由于區、鄉等地樣本送達時間不確定,實驗室24小時開放,確保樣本隨接隨做,而每次檢測,段勇旭都不會缺席。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后,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一天,悶熱、饑渴伴隨,但他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隨著檢測樣本的增多,通宵達旦幾乎成了家常便飯,辦公室的方便面和臨時支起的簡易床,陪伴段勇旭度過一個個不眠夜,圓滿完成上級交辦的核酸檢測任務。
一路消殺 全程守護
“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防護面屏,身背25公斤的消毒藥桶。他們不一定能看清對面是誰,但始終彼此加油,守望相助。”這是“消殺人”的樂觀與豁達。
除了醫護人員和患者自身做好防護之外,各區域的日常無間斷精準全面消殺,乃是重中之重。消殺科的“90后”小伙兒魯文靖介紹,消殺的日常,除了隔離點所有區域的地面清潔,門把手、電梯、洗手臺等的噴灑擦拭和所有污染物的消殺之外,每日還要負責上百包垃圾的打包和轉運等工作。因為人手不足,財務科的張鵬程、張意林兩位年輕同志主動請纓,申請加入消殺隊伍。每次在結束連續數小時的工作后,他們都衣衫盡濕、汗流浹背,但沒有一人退縮、叫苦叫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疫戰斗的日日夜夜,驛城區疾控中心全體職工舍小家、為大家。從前線到后方,每個人都一如既往地奮戰在防控一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確保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