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
摘要:(資料圖片) 記者 王 偉 黃育南 通訊員 李 麗 新蔡縣實驗小學創建于1945年,八十年風雨滄桑,數代人砥礪奮進,3000余名師生在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辦學思想引領下,放寬視野、更新理念,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已發展為該縣家喻戶曉、社會滿意度較高的窗口學校,先后獲得全國...
從小培養孩子聽黨話、跟黨走。 通訊員 李 麗 攝
學雷鋒見行動。(資料圖片)
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
——新蔡縣實驗小學開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側記
記者 王 偉 黃育南 通訊員 李 麗
新蔡縣實驗小學創建于1945年,八十年風雨滄桑,數代人砥礪奮進,3000余名師生在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辦學思想引領下,放寬視野、更新理念,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已發展為該縣家喻戶曉、社會滿意度較高的窗口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全國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河南省優秀少先隊集體、河南省義務教育標準化管理特色校、河南教育名片學校、河南省中小學書香校園、河南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河南省書畫特色名校、河南省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實驗基地、河南最美校園、河南省書法教育實驗學校等300多項榮譽稱號。
培植以愛育愛文化建設體系
學校關注文化建設,致力打造個性化的文化品牌,進而彰顯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辦學思想。該校推崇以愛育愛并注重師生品德養成,歸納、提煉為和愛潤智核心理念,堅持以德立人、德智并舉,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魅力校園滿書香、博雅師生共成長的學校愿景,以此為源匯聚發展之力。
在文化建設中,該校注重有機整合各環節的系統資源,不斷拓寬學校文化建設之路。始終堅持用愛浸潤學校的制度文化,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以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教育為契機,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育人實效。學校經教職工代表大會反復討論修改,并高度認同后,制定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細則,建立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的制度框架,確保各項工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首先做到“三先、三讓、三清楚”,即最困難的事先做,后進班級先教,關鍵時刻先站出來;評先評優、接受榮譽時讓,評聘職稱、晉升工資時讓,外出學習時讓;清楚自己的價值在于愛心奉獻,清楚自己的職責就是以愛育人,清楚自己就是服務員。對此,教師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都圍繞著以愛育愛、潤澤生命底色這一辦學思想努力工作、相互支持,校園人際關系和諧,工作連連出彩。
拓寬以愛育愛文化建設途徑
學校始終把教師放在首位,制定了各項管理規章制度,要求大家嚴于律己,不斷培育整個教師團隊的精神氣質。大膽用人、人盡其才,重在激勵、和諧發展是學校一直奉行的管理法則。學校充分尊重、體諒每個教職工,教師家里有困難,學校領導登門拜訪并幫助解決。學校經常召開退休教師座談會,關心退休教師疾苦,鼓勵退休教師發揮余熱。學校把課堂作為踐行以愛育愛辦學思想的主陣地,致力于打造民主、平等、以愛育愛、成就學生的課堂,構建平等交流、感情融洽、互助合作的師生、生生關系,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享愛心盛宴的精神家園。學校構建的課程體系由國家標準課程、國學經典課程、核心素養課程、核心能力課程、興趣特色課程、人文教育課程等組成。減負不減質,在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做“減法”的同時,在育人上多做“加法”,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態,得到社會廣泛好評。
為更好地滿足學生課后服務需求,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辦有溫度的教育,學校開設6大類56項特色社團,通過“博雅之聲”廣播站、華韻舞蹈隊、校園戲曲社、合唱團、印象書畫社、豎笛音樂隊、航模、小小手工藝坊等校級精品社團,在專職教師的指導下,適時展示活動成果,讓每個學生找到自信與成就,讓“雙減”工作落地生花。
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效果。學校開設家長學校、打造家長課程,家長課程包括家教報告會、家長大講堂、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月、親子閱讀月等。為了讓每位家長都能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成長的密碼,學校通過家長課堂,定期對家長進行系統培訓。家庭榮譽墻上,一邊是學生的進步足跡,一邊是父母的獲獎業績。家長帶學生到農田、烈士紀念地等一起用腳步丈量世界。家校社共育,點燃了家長參與學校管理、陪伴學生成長的熱情,為潤澤學生生命底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學校積極構建隨行即教課程理念,大力創造知行合一的實踐平臺。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帶領學生學習勞模精神,尊重每位勞動者,感受勞動的文化內涵,激發勞動樂趣,提升勞動品質。鼓勵學生變身小農夫,承包“責任田”“責任樹”,種植麥苗、豌豆、生菜、黃瓜等,融校園、家園、菜園、樂園于一體,實現了花草與蔬菜相映生輝、書聲與鳥鳴相聞成趣,讓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發揮育人功能,更見證了學生的汗水、知識、責任、愛心。學生通過對農耕的浸潤式學習與實踐,經歷完整的生命成長過程,感受農事的艱辛,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智育得到發展,美育得到涵養,作文越來越有厚度,繪畫越來越有靈氣,勞動越來越有趣味。
提升以愛育愛文化建設水平
學校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任務,滲透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每學期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每周國旗下演講、每周班會、“童心向黨,唱響實小”主題班歌比賽等,潛移默化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學生幼小的心靈,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厚重的底色。為了更好地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學校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投入力度,讓學校的每面墻壁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能育人。學校充分利用宣傳櫥窗、文化墻和“博雅之聲”廣播站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養成教育,讓學生無形中受到熏陶,成為激發學習熱情的源動力。
為了充分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學校在每個班設評比欄、“明星榜”,根據學生習慣養成的具體情況,每月評選出“學習之星”“閱讀之星”“勞動之星”“禮儀之星”“勤儉之星”等。長期開展“文明班級”“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愛滿實小”“最美學生暨感動校園人物”等評選活動,多一把衡量、評價學生的尺子,讓教育之愛于點滴處綻放智慧的光芒。
該校以“魅力校園滿書香,博雅師生共成長”為主題,強化內涵辦學的突破口,打造書香校園,奠基美好人生。堅持開展“師生共讀·親子共讀”主題晨誦、美文午讀、睡前吟讀等活動,以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書香少年、書香教師的創建評比,增加師生情誼,融合家校交流。目前,學校有300余名師生成為省、市、縣書畫協會會員,師生作品多次在省內外藝術比賽中獲獎。
學校始終堅持教師第一的理念,用愛和責任作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學校堅持開展“當‘四有’好教師,做最美領路人”“最亮紅燭”等主題活動,把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以愛育愛的不竭動力;把高尚的道德情操作為好教師成長的階梯;把扎實的學識,作為好教師的立身之本;把仁愛之心,作為好教師的成就之根。
該校把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示范課、骨干教師上優質課、新教師上匯報課、人人上教研課,作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常規工作來抓。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以“最美教師”行動計劃為抓手,全面落實師德建設“立德工程”、青年教師“青藍工程”、拔尖人才“領航工程”、教師培訓“助力工程”等,全力搭建“教學技能”“讀書交流”“微文評比”“階段述職”“集團共進”等平臺,合力提升教師素養。以“愛滿校園”為主題,開展“師德標兵評選”“愛生事跡演講”“我與學生的故事”等主題活動,深深喚起了教師對人性的深切體察、對生命的誠懇尊重,把自己的愛心與生命融入課堂。
“2022年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三年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黨和人民群眾寄予厚望的河南教育名片學校,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求嚴求實抓管理,求精求細做教育,共建共享齊努力,持續挖掘河南教育名片文化的深層內涵,力爭把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上臺階。”該校校長周海闊表示。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