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寧波
摘要:蘇東坡曾說“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寧波慈溪的達蓬山據說是徐福東渡的地方。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還去過何處,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文/陳琳
人是行走的一株草,不管在哪里都要扎下夢想的根,以期長出期待的果。
浙江寧波,和我猝不及防間相遇、相識、相愛。
在我們的印象里,每一片海都有沙灘。顛覆我們想象的是,寧波的海邊是一片泥涂,沒有白沙細浪,不能踩水嬉戲,但落潮之后的灘涂上留下的蝦、蟹、貝類是大海的饋贈,吸引不少人去趕海,體會收獲的喜悅。
寧波也是臺風頻頻光顧的地方。內地人總感覺臺風是“暴君”,不太歡迎,但是在高溫的夏季,寧波的人們對臺風還是有些期待的。工業化的地方,人口高度密集,工廠里機器日夜不停地運轉,馬路上大貨車裹挾著熱風轟鳴而過,鋼筋混凝土被夏日高陽炙烤以后,熱浪如沸鍋翻騰,此時如果來一場臺風,暴雨會讓干涸的土地得到灌溉,高溫也會立即戛止,那一份清涼舒爽恰恰是人們期望的。
如果你是一個吃貨,這里可以讓你吃到正宗的楊梅。北方吃的楊梅,大都是未熟透就采下,包裝后經過長途運輸的果子,味道真的不敢恭維。因為楊梅的保質期很短,一日味變,二日色變,三日色味皆變,是不宜長途運輸的水果,所以除產地外,其他地方都不怎么識得它的美味。夏天是楊梅成熟的季節,空氣里充盈著酸甜的楊梅味道。滿山的楊梅樹枝頭掛著一顆顆又紅又紫的果子,讓人垂涎欲滴。楊梅的甜是直達心底的甜,咬一口會有厚重的肉汁感,像暗戀中的人一般,只想趕緊擁有它。楊梅的酸,是一種溫潤的酸,不皺眉 、不逼人。吃楊梅有一種魔幻感,一顆接著一顆,只想一直吃下去。蘇東坡曾說“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
初來時乍一聽寧波話,心中驚詫!因為寧波話和日語有些相像!許多詞句的語氣非常神似。后來才知道,這是有淵源的,寧波話屬吳語,而吳語上可推至中古漢語,目前有許多用法和發音的遺存。日語受中古漢語和南北朝吳語影響頗深。南朝統治時期,吳語是官方語言。后來,吳語傳播到日本,理所應當地對其造成了直接的影響。
寧波慈溪的達蓬山據說是徐福東渡的地方。幾千年滄海桑田,曾經的汪洋大海現在是阡陌縱橫,街市熙攘、高樓林立。寧波舟山人古來就有穿木屐的習慣,寧波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屐,以硬木板為底,系上繩帶或獸皮帶,腳趾拖著行走。古越人多生活在濕熱的河網間,因需要在水中勞作,所以常與魚鱉為伍,就將身體圖繪龍蛇紋狀,以似龍子,祈求保佑。在日本古代乃至近代的一些居民中同樣存在類似文身的習俗,這種習俗直接受吳越風俗影響。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多次東渡出海不只是去了日本,或許也去過美洲,美洲出土的青銅器和篆書刻文或為佐證。因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在耗費巨資的情況下花費數年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還去過何處,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歷史的煙云不會因為歲月的沖刷而消散,華夏五千年文明必將永遠燦爛下去。
寧波本地的婚喪嫁娶,友朋鄰家之間是不收禮金的。但是收到邀請或聽說了一定要去,因為主家講究人氣和熱鬧的氛圍,臨走還會回禮。女孩兒家也不要男方彩禮,如果有彩禮,女孩兒家也都會帶回來,殷實的家庭還會有不菲的陪嫁。這些好的風俗,個人認為值得推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