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張新芳向駐馬店市非遺保護中心捐贈“抗疫”題材面塑作品
駐馬店網訊(見習記者 張子豪 文/圖)8月5日,由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駐馬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駐馬店市文化館承辦的“張新芳‘抗疫’題材非遺面塑作品捐贈座談會”在駐馬店市文化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行。駐馬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長拴,駐馬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譚永利出席座談會,市文廣旅局非遺科、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上,張新芳就創作情況進行了介紹。2022年7月,駐馬店市因新冠肺炎疫情靜默期間,張新芳以“藝”抗“疫”,用面塑創作了一系列反映抗擊疫情期間的感人瞬間。此次張新芳向駐馬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捐贈的《全員核酸期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再也沒有爸爸了》三套面塑作品,向大眾展現了疫情防控中一個個感人瞬間,以實際行動向醫護人員致敬。
“醫護人員是抗擊新冠肺炎戰斗中付出最多,最值得我們尊敬的群體,我希望能用面塑作品,向醫護人員致敬。”張新芳說,“曾有人出高價想收藏這組‘抗疫’題材的面塑作品,但是我覺得將它們捐贈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醫護人員的付出,才是這些作品最好的歸宿。”張新芳表示,未來將會與我市非遺傳承人增強合作,爭取創作出更多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優質作品。
會上,市文廣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長拴為張新芳頒發了榮譽證書。 宋長拴在致辭中勉勵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要眼中有責任、心中有擔當,要靈活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攜手更多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好的優質作品,通過優質文藝作品凝心聚力,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展現出我市非遺傳承人的社會責任感。
據了解,張新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藝術,“面人張”的第64位傳承人,2015年,第十八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張新芳的面塑作品被駐馬店市非遺保護中心收藏;2017年,洛陽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期間,他的作品被評為“最佳非遺項目獎”。2019年以來,張新芳精心創作的《八零后的童年》、《打鐵花人物場景》、《傳統釀酒文化場景》等作品,分別被駐馬店市文化館、確山縣文化館收藏。2022年7月5日,“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2022全國面塑藝術創作展在山東省菏澤市舉行,張新芳的兩件面塑作品《希望的田野上》和《記憶老家河南》參加了此次創作展。其中,《希望的田野上》被評為全國精品獎入圍獎,《記憶老家河南》被評選為全國前20名精品獎,并入選山東菏澤美術館。
責任編輯:王曉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