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七夕
摘要:七夕乞巧的習俗起源于我國漢代,后來才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結合。除了乞巧,七夕這一天,民間還流傳有拜月的習俗。女孩子們在這個節日晚上,擺上時令鮮果,朝天祭拜,除了乞求針織女紅技法嫻熟外,更是要乞求姻緣巧配。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又是一年七夕時,牛郎織女鵲橋會。牛郎星與織女星的稱呼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就已出現,詩中,牛郎被稱為“牽牛”,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還叫“雙七”“巧夕”“女節”“穿針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也是姑娘們重視和喜愛的日子。
“乞巧”就是在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趁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年輕女子們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和一副巧藝。七夕乞巧的習俗起源于我國漢代,后來才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結合。七夕晚上,姑娘們手拿針線,對著月光穿針,誰先穿過誰就能“得巧”。
除了乞巧,七夕這一天,民間還流傳有拜月的習俗。女孩子們在這個節日晚上,擺上時令鮮果,朝天祭拜,除了乞求針織女紅技法嫻熟外,更是要乞求姻緣巧配。
為了對這個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加以保護,2006年,“七夕”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