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孔莊遺址
摘要:“這個蔬菜大棚的位置就是孔莊遺址的位置。”王全中指著一片大棚告訴記者,孟莊村歷史悠久,通過相關部門多次對遺址進行文物調查、勘探,可知該遺址文化層深2米左右,地表散落大量的陶片,已發現有灰坑、房基、灶坑等重要遺跡和大量紅燒土及陶片。
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管明杰
“孔孟賢孫隔河居,左右分為大小李;官田王莊無分界,埠口獨居東南隅。”在驛城區水屯鎮孟莊村的孔莊,有一個順口溜概括了該村各村民組居住現狀。
8月1日上午,記者在孟莊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全中的帶領下,來到孔莊遺址碑前,尋找該村悠久的歷史文化蹤跡。
孔莊遺址碑。
孔莊遺址位于驛城區水屯鎮孔莊西南,一條小河從遺址的南部邊緣經過匯入宿鴨湖,南距練江河2公里。遺址南部的水泥路向西通到京珠高速南引線,南有新陽高速,西南是小李莊,東邊緊鄰孔莊。遺址坐落在臨河的臺階上,中部有一條小路把遺址一分為二。遺址平面近長方形,整個遺址呈南北向分布,南部較高,北部較平緩,南北長約355米,東西寬近300米,總面積約10.65萬平方米。
2007年,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管道工程經過該遺址時,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2008年6月16日,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對研究豫南地區乃至整個淮河流域上游區域內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文化的繼承關系及發展序列,具有很重要的學術價值。
王全中帶領記者參觀孟莊村。
“這個蔬菜大棚的位置就是孔莊遺址的位置。”王全中指著一片大棚告訴記者,孟莊村歷史悠久,通過相關部門多次對遺址進行文物調查、勘探,可知該遺址文化層深2米左右,地表散落大量的陶片,已發現有灰坑、房基、灶坑等重要遺跡和大量紅燒土及陶片。
當時采集標本有陶片和石器,陶片質地有泥質、夾砂、夾蚌及磨光等。陶色有紅、黑、灰、棕黃諸色。紋飾多為素面,兼有籃紋、弦紋。可辨器形有白衣紅、黑彩陶罐、寬扁式鼎足、鴨嘴形鼎足、豆、碗、紅陶缽等。生產生活工具有石斧、石鏃、石鑿、石刀、石錛、陶紡輪、陶彈丸等。從采集到的陶片和遺物看,為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及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由此可知,該地為一處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聚落遺址。
記者了解到,該村積極保護文化遺產,并努力利用現有資源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傳統文明探索。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