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助力“山旮旯”闖新路
摘要:2017年,馬山縣建起了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核心區就是梁方玲的村莊。古零鎮鎮長黃麟惠表示,當地企業和群眾充分享受到了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紅利。
新華社南寧8月2日電題:“體育+”助力“山旮旯”闖新路
新華社記者覃星星
“我之前在廣東務工,家里老人小孩都顧不上,現在在家門口就業,收入不比在外面少,更重要的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廣西馬山縣古零鎮羊山村村民梁方玲說。
梁方玲的家鄉風景優美,但因為石山環繞,過去交通閉塞,這里的村民曾生活貧苦。讓村民們沒想到的是,攀巖運動改變了山村的發展軌跡。回到家鄉看到機會的梁方玲考取了攀巖安全員的證書,并成為攀巖大眾化體驗項目——飛拉達的安全員。“在這里上班每個月有底薪,帶游客攀巖還有相應的提成,加起來月收入超過3000元。”
梁方玲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是“體育+”給當地帶來變化的一個縮影。作為滇桂黔石漠化治理片區縣,馬山縣石山面積1320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56.3%,不少鄉村以石山地形為主,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基礎薄弱。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找出一條既能發展地方經濟、帶動群眾致富,又能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路子,是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個難題。
2016年,馬山縣首次引進承辦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山地戶外運動的魅力為當地探索發展新路子帶來了契機。為破解瓶頸,馬山縣轉變發展思路,以“山”為媒,承辦了一系列山地戶外體育賽事活動,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體育運動。如今,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尤其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2017年,馬山縣建起了攀巖特色體育小鎮,核心區就是梁方玲的村莊。目前攀巖小鎮已完成一期建設,開發了22面巖壁、553條攀巖線路。如今,攀巖小鎮為定期舉辦體育賽事、長期開展體育訓練和體育旅游產業聚集發展提供平臺,先后獲評廣西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廣西五星級山地戶外運動營地等。
與此同時,馬山縣不斷完善體育旅游設施,推進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通過引進專業團隊進行市場化運作,先后舉辦了多屆中國-東盟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馬山站)、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馬山賽段)、中國-東盟山地戶外體育旅游大會等。
被當地優美的環境吸引,南寧市民覃劍曾經和朋友一起開車趕赴馬山縣參加山地馬拉松的比賽。“這里的賽道太漂亮了,一路青山綠水,21公里跑下來也沒有覺得很累,而是很享受。”
依托山地體育運動,馬山縣積極布局農文旅產業,將戶外體育、休閑旅游、現代農業和文創產業集成串聯起來,實現體育產業、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深度融合。自攀巖小鎮所在的喬老河片區開發建設以來,沿線的7個鄉村均實現了整村脫貧。
馬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工作人員李兵兵介紹,依托“體育+”,當地旅游產業實現穩步發展。全縣年接待游客人數從2016年的269.65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603.82萬人次,年均增長30.82%;旅游總消費也從2016年的17.07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44.42億元,年均增長37.54%。
古零鎮鎮長黃麟惠表示,當地企業和群眾充分享受到了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紅利。攀巖小鎮核心區所在地羊山村以170萬元村集體經濟資金入股一家旅游公司,每年固定獲得13.6萬元分紅,攀巖旅游還帶動周邊1000余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景區就業以及發展餐飲、民宿等衍生服務業,實現戶年均收入3萬元以上。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