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檢查有無核輻射
摘要: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不是源于放射線成像,而是人體內的水或脂肪中的氫原子核在主磁體強大的磁場空間內部分被磁化,通過給予一定的射頻脈沖與氫原子核產生了共振而成像的,整個過程無放射線產生。
我在磁共振科工作時,時而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個檢查一定有核輻射吧!”“檢查室的門真厚,是要防止核輻射外泄嗎?”顯然“核”字讓很多人聯想翩翩。那么核磁共振檢查到底有無核輻射呢?
“核磁共振”這個“核”可不是福島核電站泄漏出來的那個“核”。核電站中的“核”,是重金屬裂變過程中產生的巨大能量,具有極強核輻射性。而臨床醫生開展的檢查項目中的核磁共振,這里的“核”,其實是氫原子核,也就是我們體內水分子的組成成分,顯示是無核輻射性的。為了減少誤解,全球范圍內把“核磁共振”中的“核”去掉了,統一稱為“磁共振”。
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不是源于放射線成像,而是人體內的水或脂肪中的氫原子核在主磁體強大的磁場空間內部分被磁化,通過給予一定的射頻脈沖與氫原子核產生了共振而成像的,整個過程無放射線產生。
既然磁共振檢查沒有核輻射,為什么門上還貼著危險標識?主要是為了隔離內外界電磁波的干擾,隔離因為梯度場切換產生的噪聲,防止門外具有鐵磁性物質被吸入檢查室,所以做磁共振檢查,沒有核輻射是比較安全的。
(市中醫院磁共振科 豐春玲)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