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勇者勝 “門板橋”架起劉鄧大軍勝利通途
摘要:劉鄧大軍強渡汝河,順利躍進大別山,在敵人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尖刀,實現了黨中央“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戰略決策。在紀念碑不遠處的汝河河道上,一座新建的200多米長的汝河大橋橫跨河面,將歷史與現實緊密連接。
記者 許偉
7月28日,細雨中的正陽大地,綠樹紅花、萬木蔥蘢,花生、大豆、芝麻等莊稼泛著油綠色的光。正陽縣油坊店鄉雷崗村,蒼松翠柏映襯下的劉鄧大軍強渡汝河紀念碑巍然屹立,提醒著人們這里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役。
1947年8月24日,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途中,經過正陽縣汝河段雷崗渡口時,與國民黨軍隊遭遇。在敵人的重兵圍堵下,劉伯承司令員提出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斗口號,激勵全軍斗志。雷崗人民拆下自家門板和檁條,架起了一座橫跨汝河的浮橋,保障劉鄧大軍勝利渡河。劉鄧大軍取得了雷崗戰役的重大勝利,促使中國解放戰爭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中國革命戰爭就是從這里由被動走向主動、從局部走向全國、從戰略防御走向戰略反攻,具有中國革命歷史轉折意義。”毛澤東主席站在中國革命的制高點,對此戰役取得的決定性勝利作出了重大理論評價。
劉鄧大軍強渡汝河紀念雕像。
細雨紛飛中,松柏蒼翠,楊柳依依,紀念碑不遠處的汝河靜靜流淌,像是在講述當年那場血戰的偉大勝利與壯烈犧牲。
“原來在這里義務講解紅色歷史的村民雷凡龍已經逝世。”雷崗村黨支部書記楊保民告訴記者,“80多歲的雷凡龍曾經親歷了雷崗血戰,40多年來他堅持講解那段血與火的紅色歷史,接待了一撥又一撥參觀者,就是想告訴人們當年的勝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人的流血犧牲換來的,應該倍加珍惜。”多年來,正陽縣干部群眾堅守初心使命,越是艱難越向前,守正創新,走出了一條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業大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縣域經濟同步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1947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勝利渡過黃泛區,千里躍進大別山,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所在的野戰軍指揮部和中原局,隨第六縱隊抵達汝河北岸。
劉鄧大軍強渡汝河紀念館里的塑像再現了歷史。
8月24日上午,南岸正陽縣油坊店到汝南埠一線集結了國民黨重兵,欲對劉鄧大軍形成堵截。我先頭部隊用當地群眾捐獻的一條小船和用木頭、高粱秸稈扎成的筏子,在國民黨軍大炮、機槍集中掃射和飛機的轟炸下強渡汝河,奪取了南岸“橋頭堡”大雷崗。8月24日下午3時許,工兵連和南岸支前民工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浮橋,第六縱隊52團迅速到達南岸掩護后續部隊渡河。敵人從東、南、西三面將大雷崗團團圍住,阻撓大部隊渡河南進。與此同時,國民黨部隊繼續向南岸增兵,北岸圍追部隊也步步逼近。黃昏時分,劉鄧首長趕到河邊。面對嚴峻的戰斗形勢,劉伯承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緜?,我們要從敵人的陣地上殺開一條血路,沖過去!”鄧小平說:“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和犧牲,堅決打過去!”8月25日凌晨2時,第六縱隊第18旅兩個突擊團連續攻占了南岸七八個村莊,國民黨軍遭受猛烈打擊,狼狽逃竄。18旅終于在南岸陣地上打開了一條長十余里、寬六七里的安全通道。隨后,第16旅兩個團連續頂住了國民黨軍隊的瘋狂進攻。
村民捐出自家檁條、門板等保障戰士們渡河。
據紀念館史料記載,為了搭橋渡河,戰士們從附近村子找來門板以及蘆葦、秸稈。很快,120多戶村民捐出120多根檁條、30多副門板、30多車秸稈。群眾在當地黨組織的帶領下,冒著槍林彈雨,把這些物料運到汝河岸邊。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浮橋,浮橋多次被敵機和大炮毀壞,戰士們跳進河里,用肩扛、用手托,一人倒下,另一人接著上。從25日拂曉到下午4時,中原局、野戰軍指揮部和第六縱隊全部安全渡過汝河,浩浩蕩蕩向南挺進。劉鄧大軍強渡汝河,順利躍進大別山,在敵人的心臟上插了一把尖刀,實現了黨中央“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戰略決策。
劉鄧大軍強渡汝河紀念碑。
黃土留英名,汝水寫新篇。駐足紀念碑前,歷史與現實仿佛在這里交匯。在紀念碑不遠處的汝河河道上,一座新建的200多米長的汝河大橋橫跨河面,將歷史與現實緊密連接。革命戰爭年代,“門板橋”架起劉鄧大軍勝利通途,勇士們用鮮血在雷崗譜寫了壯烈頌歌,詮釋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勇精神。進入新時代,紅色精神激勵著正陽人民砥礪前行,“魚米之鄉”澎湃著工業經濟新動能。
新建的汝河大橋橫跨河面。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