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裝做成大產業 富民增收創外匯
摘要:據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總經理范廣興介紹,這些產品主銷越南,并出口東南亞十幾個國家。范廣興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園區企業正積極推進走塑料吹膜行業中的可降解道路,園區中的塑料網兜業務目前在全國該行業中占據市場份額70%以上,正在與三全、思念公司合作托盒吸塑產品。
記者 許靜 見習記者 陳培 通訊員 田春雨 呂曉
近日,記者來到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走進其中一家企業的生產車間,只見工人穿梭于各條生產線,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提起塑料袋,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不起眼的塑料袋在西平縣被做大做強成了一個支柱產業,成為縣域經濟強勁發展的新增長點。
西平縣包裝材料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從當初散兵游勇小規模作戰到現在擁有一定的市場話語權,這其中的巨大蛻變,使人由衷地佩服西平縣委、縣政府的高瞻遠矚和正確決策。
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是西平縣委、縣政府順應時代發展,多次認真調研后,于2019年3月開工建設的。該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522畝,包含標準化生產區、產品交易中心、研發檢測中心、商品展覽中心、物流倉儲區等建設項目。目前,園區已被河南省塑料包裝協會授予“河南省塑料包裝產業基地”稱號。
入駐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的企業,生產車間部分采用的是全自動生產線,偌大的廠房里只聞機器歡快的轟鳴聲。幾分鐘之內,一個個設計精美的袋子、網兜和托盒,便按照設定程序制作完成,成為知名企業或商超的外用包裝,運往全國各地。
從進料、成品到運輸,整個過程流水作業,有條不紊。入駐園區的永信塑業,工人們制作的袋子和網兜琳瑯滿目,極具看點。據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總經理范廣興介紹,這些產品主銷越南,并出口東南亞十幾個國家。目前加工的產品是去年的訂單,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地搶進度。
49歲的女工杜秋紅是西平縣柏苑街道李莊杜社區居民,今年2月進入園區工作。杜秋紅說:“我在這干半年了,工資每月5000元左右,作為‘40、50’人員,能在家門口掙錢,還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我很滿意。”
該園區可入駐企業50余家,安排6000余人就業,目前已入駐21家。這里的務工人員每月最低工資能拿到4000元,最高的計件工一個月能拿12000元左右,夫妻兩人年收入10萬元不是夢想。目前,園區工作人員已有2000余人,基本都是周邊村鎮的,遠的有平頂山、漯河等地的。
范廣興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園區企業正積極推進走塑料吹膜行業中的可降解道路,園區中的塑料網兜業務目前在全國該行業中占據市場份額70%以上,正在與三全、思念公司合作托盒吸塑產品。后期園區會根據建設情況,將園區產業打造成一個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帶動當地就業和稅收,為西平縣打造出一張新名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