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阿富汗抗震救災中的中國力量
摘要:7月18日,在阿富汗地震重災區帕克提卡省齊魯克區,孩子們站在中國紅十字會援助的救災帳篷外。新華社發(薩巴文攝) 中國紅十字會也于6月30日通過包機形式向阿運送帳篷、折疊床和家庭包等抗震救災物資,并向阿紅新月會提供援助資金,幫助阿災民渡過難關。
新華社喀布爾7月20日電 通訊:阿富汗抗震救災中的中國力量
新華社記者鄒學冕
在阿富汗地震重災區帕克提卡省齊魯克區,一座座倒塌的房屋旁支起了兩排印有“救災”兩個漢字的帳篷,上百名因地震而無家可歸的當地村民住在這里。夜幕降臨,幾名席地而坐的孩子隨口唱起了民歌,婉轉的歌聲在瓦礫堆的映襯下飄散在夕陽中。
7月18日,在阿富汗地震重災區帕克提卡省齊魯克區,一名男孩站在中國紅十字會援助的救災帳篷外。新華社發(薩巴文攝)
阿富汗東南部6月22日發生強烈地震,造成1000多人遇難,近2000人受傷,數萬座房屋被毀。緊張的救援過后,震區開始進入災后重建的漫長征程。
患難見真情。災情發生后,來自中國的援助第一時間翻越帕米爾高原,源源不斷涌入阿富汗震區。具備“中國速度”的中方援助給震區帶來了特別的溫暖和希望,讓災區民眾印象深刻。
“我們感謝中國對我們的及時幫助!”領到一頂帳篷和一個生活用品包的當地村民哈利勒·埃薩斯說,“地震發生后我們只能住在戶外,忍受日曬雨淋,中國給我們的幫助令人難忘!”
災情發生后,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決定向阿富汗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6月27日,中國政府援助阿富汗的首批抗震救災物資運抵阿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
7月18日,在阿富汗地震重災區帕克提卡省齊魯克區,孩子們站在中國紅十字會援助的救災帳篷外。新華社發(薩巴文攝)
中國紅十字會也于6月30日通過包機形式向阿運送帳篷、折疊床和家庭包等抗震救災物資,并向阿紅新月會提供援助資金,幫助阿災民渡過難關。
“中國是援助物資抵達喀布爾最及時的國家之一”,阿富汗臨時政府國家災難管理和人道主義事務部發言人毛拉維·穆罕默德·納西姆·哈卡尼7月18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援助來得又快又好。”
“中國的援助,特別是帳篷,解決了我們90%的問題。”齊魯克區受災村民阿赫塔爾·穆罕默德說。
阿富汗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也在第一時間自發參與救災行動。6月26日,中國中冶集團艾娜克銅礦項目向受災較為嚴重的霍斯特省災區捐助了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資。阿富汗華僑華人還自發購買藥品、帳篷等,自籌資金運往災區。
“我想說的是,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收到中資企業援助物資的霍斯特省斯佩拉區災民哈吉·卡比爾說,“大米、食用油等對我們的生活幫助很大。”
阿富汗臨時政府發言人穆賈希德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阿方感謝中國提供如此大量的援助,幫助受災民眾重建家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