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鏈二號03星發射成功 這群航天人托舉“天鏈”入軌
摘要:兩位老專家擔任導師、每日氣象會商訓練、定期考核評定成長實效……經過扎實的培養訓練,今年6月初,王虎順利通過上崗考核,拿到了此次任務的上崗證,與同事們一起為“天鏈”騰飛探尋最佳“天窗”。
記者 劉蘇雅 通訊員 何玲 彭海洋 何東益
7月13日凌晨,長征三號乙托舉著天鏈二號03星騰空而起,我國“天鏈”星座再添一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被親切地稱為“天鏈母港”,自天鏈衛星系統建設以來,我國所有的天鏈衛星均在該中心成功發射,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設計成長路線圖、指定幫帶導師、制定專業培養套餐計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讓青年科技干部在一線崗位淬火成鋼。地面設備系統助理工程師李曉瑞,從走進系統工程師團隊開始,就在老專家的幫帶下,開啟了自己的特色成長之路。任務中,操作手的每一項操作,他都會在一旁仔細檢查、記錄,逐一落實質量確認制表格的每一項內容,不放過任何一點,確保任務過程中塔勤系統運行正常。經過一年多的“導師培養”,李曉瑞很快成為崗位上輕車熟路的“老手”,從此次任務開始,他已經順利升任“師傅”,開始指導幫帶新人,帶起了“徒弟”。
同樣成長迅速的,還有氣象系統助理工程師王虎。投身航天之前,王虎有在地方氣象部門工作的經歷。“原以為自己能夠駕輕就熟地參與任務,卻在第一次氣象會商訓練中敗走‘麥城’。”王虎坦言,自己的成長得益于該中心技術部的培養舉措。兩位老專家擔任導師、每日氣象會商訓練、定期考核評定成長實效……經過扎實的培養訓練,今年6月初,王虎順利通過上崗考核,拿到了此次任務的上崗證,與同事們一起為“天鏈”騰飛探尋最佳“天窗”。
作為航天發射的指揮樞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中心有一個平均年齡32歲的“黨員先鋒通信組”,主要承擔發射任務中的網絡鏈接、圖像顯示、數據傳輸等保障工作。在一次任務準備過程中,某型關鍵設備突然通信中斷,如果不能及時恢復,將會直接影響任務指揮決策。面對突發緊急狀況,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忙而不亂,崗位主操作手李鵬更是使出了自己“活地圖”的絕活,在千回百繞、錯綜復雜的線路中,準確定位了故障板件所在,設備及時恢復正常,為任務圓滿成功鑄牢基礎。
“三江遙測發現目標……”13日凌晨,火箭起飛后,一聲聲清脆嘹亮的口令,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宜賓觀測站傳來。任務成功后,該團隊繼續挑燈奮戰,將遙測設備轉入執行衛星長管任務狀態,確保后續工作順暢銜接不斷線。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