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廠帶來幸福生活
記者 侯偉峰
每天吃完早飯,王秋雙都會開著電動輪椅準時來到村扶貧工廠,一次領取2000個耳機的電子元件,在家加工完成后再送回工廠。
通過村扶貧工廠,身有殘疾的王秋雙在家門口再次實現就業。“想干就干點,自由!找個事干打發時間,還能掙點錢補貼家用。”王秋雙說。
王秋雙是泌陽縣楊家集鎮晁莊村人,扶貧工廠是半年前縣產業區芯龍電子在晁莊村建設的一個分廠。
800平方米的扶貧工廠與晁莊村委一墻之隔。7月5日16時,雖然室外氣溫近40℃,但是扶貧工廠車間里卻涼風習習。晁莊村黨支部書記禹清業說,為了給工人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車間配備了中央空調。
記者采訪中看到,扶貧工廠管理比較人性化,家長在流水線干活,旁邊就是正在寫作業的孩子。媽媽帶著孩子、奶奶帶著孫女,看著媽媽、奶奶累了,孩子還不忘幫忙去接杯水。
“工廠不但允許帶孩子上班,還組織專人看管。”工廠負責人賈西存介紹,不管是放假還是周末,考慮到部分孩子需要照顧,為了讓工人放心工作,工廠安排專人帶孩子學習。另外,工廠對面就是村文化廣場,也是孩子游戲活動的理想場地。
“丁書鳳143.9元、賀新業146.1元……”在每日的工人計件統計表中,記者看到,通過工人技術的不斷提升,看似按分計件計酬的小元件,60多名工人每天的工資都在60元~150元之間。
車間門口是一個餐廳,操作間與就餐的地方用玻璃隔開,雖然簡易但很干凈。為了方便工人,廠里每天中午都提供免費午餐。賈西存說:“天熱,工人中午不用來回跑了,時間省出來,工作時間更充裕。”
殘疾人也能在家門口就業,管孩子、掙錢兩不誤。外檢員劉萌說:“之前在南方工廠打過工,在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方面,咱這扶貧工廠不比千里之外的大廠差,家門口掙錢,不耽誤管孩子,干著順心。”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