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鄉村振興 汝南張樓叫響“特色養殖”名片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王朝朝 通訊員 張春芬)近年來,汝南縣張樓鎮結合各村實際,立足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特色養殖、優質種植等特色農產業遍地開花,正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天河牧業是張樓鎮楊溝村的一家占地50畝的生豬養殖廠,也是該鎮最大的一個生豬養殖廠,現有生豬存欄量2000多頭。前一段沒有銷售時有近5000頭。由于第二季度這市場價格回升,銷售量比上一季度要高一些。出欄生豬成了該廠忙碌得事情,在這里工作的工人都是技術能手,為此他們也是高薪人員。
“我的養殖廠每年光工資這一塊,開支就有50萬,我們1個技術人員是年薪制,一年10多萬,配種員一個月也得5000多元。保育員、產床工資平均也有4000多元。這些保育員和產床人員都是我們本村得人。他們工作也比較負責,我們相處得也很融洽,既然跟著我們企業干了就不能虧了他們。”這家企業得負責人趙留勇介紹。
今年48歲的趙留勇已經有20多年得養殖經驗,下學后,他跟著朋友學習養殖,經過多年得經驗積累。29歲時他開始了自己得養殖夢想,從小規模養殖到現在大規模得發展事業,他也是付出了很多艱辛。
趙留勇:“養殖業必須要懂技術,我也不是科班出身,只是在干中學,學中干,我自己查資料,業余時間上脫產課。現在政府部門也給我們聯系技術人員,有什么難題了可以和他們聯系。做生意有賠有賺,市場效益不好得時候我賠2百多萬,隨著,市場經驗和養殖經驗得積累,這些年收益還可以,一頭生豬按220斤銷售吧,一頭豬得利潤也有1000多元。”
趙留勇的天河牧業越辦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他在發家致富得同時也帶領其它村民發展養殖。一些小的生豬養殖戶有什么技術上不懂得咨詢他時,他也會毫無保留得進行指導。他成了鄰居中的熱心人,員工眼中的好老板。
孔東坡:“我跟著我們趙老板多年了,他這個人很有愛心,對我們也好,我在這廠里干的也開心,而且我們這工資也高,吃住在家,一個月還可以掙4000多元,既可以上班又可以顧上家,也很珍惜這份工作。”
在趙留勇的生豬養殖廠工作的有8個長年工,有3人是建檔立卡人員,近年來,在趙留勇的帶動下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楊溝村還有春紅養殖廠和一些小型戶生豬養殖戶。該村的生豬養殖發展成了一個產業,這個產業成了該村的一張名片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楊溝村黨支部書記趙松:“近年來,我們楊溝村堅持把發展“一村一品”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加快壯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我們結合我村實際以生豬養殖為特色,形成了產業富村、企業帶村的發展新格局。”
為擦亮“一村一品”農產品品牌,該鎮立足優勢,深挖潛力,注重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打開市場,以品牌帶動上下游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振興。近幾年來,楊溝村通過發展生態養殖,不斷提升知名度,使得楊溝村大、中、小生豬養殖銷售火熱,市場前景火爆。
據悉,張樓鎮把畜牧業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成立養殖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負責生豬養殖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督促檢查和規劃設計、作業指導、技術培訓等工作。建立健全養殖戶檔案,實行規范化管理,降低了養殖風險,提高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并在全鎮上下營造了共同關心支持畜牧業建設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