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課程七拼八湊 高薪就業不靠譜
摘要:null
一段時間以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廣告頻頻出現在一些微信公眾號、網頁、短視頻平臺,“全職年薪30萬元”“兼職咨詢費500元/小時”“市場需求多,崗位缺口大”……類似廣告吸引了不少人參加培訓考證。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機構的培訓項目收費幾千元,但課程內容七拼八湊,號稱的高薪就業更是難以實現。
機構力推 號稱拿證就可高薪就業
“年入30萬元,人才缺口超過250萬,家庭教育指導師是現在最有前景的職業”“無門檻、無要求,參加培訓即可拿證,拿證就能上崗”……
《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和考證項目大量出現。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新注冊的家庭教育指導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4.39%,截至2022年5月,今年新注冊企業數量已超過2021年增長數的一半。
記者咨詢多個機構,銷售人員均稱,家庭教育指導師市場需求旺盛,從業者缺口大,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考試無專業限制、無學歷要求,短訓即可上崗,就業后收入豐厚。這些培訓項目收費幾千元,有的一對一培訓價格上萬元。
記者向一家正在招生的機構咨詢,一位張老師稱,拿到證書后,機構會向多個就業平臺推送學員信息,幫助就業。“現在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很多,不愁沒有人咨詢。”他還發送了一張職業需求表,寫著月薪一萬元起。
多個機構銷售人員稱,無門檻報名馬上停止,相關專業以外的人錯過機會將無法報名。一名銷售人員表示:“6月的考試有200多人報名。”
記者調查發現,參加培訓的多為想找兼職的學生家長、培訓機構老師等,家政人員也是一些機構推銷課程的重要群體。
一名家政人員告訴記者,家政公司不斷推銷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稱拿到證書可以要求加薪,還幫助他們與機構對接,課程費用為3980元。
課程七拼八湊 一周短訓就可拿證
在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原副會長趙忠心看來,目前市場上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可以用“雜亂無章”來形容,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從業者需要系統培養,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
記者調查發現,各機構的課程內容主要是親子關系、夫妻關系等。有的機構選擇一些高校教師的講課錄像拼湊出一套課程,毫無系統性。多名參加過培訓的消費者告訴記者,課程質量并不高,講師一般結合自身經歷對教育理論進行講解,“這些理論在網上都能查到,有的講師全程念課件資料”。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培訓機構的多數授課教師其實是銷售人員。
一些機構的培訓項目多為短訓班,有的全套網絡課程僅20小時,課程最長的也不超過100小時,培訓結束就可拿到機構發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
多名機構銷售人員表示,拿證后可推薦線上平臺兼職,職位包括家庭教育指導師、親子關系咨詢師、家庭教育講師等。
但多名獲得證書的消費者均表示從未找到過相關工作。劉杰今年3月花費3000多元考取了某機構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專項技能培訓證書,想做兼職。“我將自己的證書和信息上傳到多個平臺,至今無人問津。”劉杰說。
事實上,2021年11月,人社部公布新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家庭教育指導師并未入列。人社部曾發文要求,目錄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目錄之內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掛鉤。
制訂新職業標準 按有關要求培訓發證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海云從事近10年的家庭教育研究。她表示,在國內,家庭教育專業還處于學科建設期,專業標準尚未完善,專業教師和專業從業者不多,能夠開展的課程服務總量十分有限,低質量課程充斥著現在的培訓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后,“依法帶娃”的觀念開始普及,但如何帶娃困擾著很多家庭。“確實會有家長希望尋求家庭教育方面的幫助,不少培訓機構就是瞅準了這一需求,推出看似對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
李海云認為,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包含教育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知識,更需要長期實踐經驗,要規范從業者資格,從課程內容、師資等多方面對開展培訓的機構進行規范,真正培養具有家庭教育指導素養的人才。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不少地方的家庭教育指導由學校或公益機構承擔。比如北京一些學校定期開設家長課堂,邀請專業家庭教育工作者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建議,針對目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中存在的亂象,要切實加強監管。高等學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應加強家庭教育專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家庭教育培訓提供更多專業人才。
人社部6月14日向社會公示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等18個新職業,經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這些職業將被納入新版職業分類大典。據了解,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訂新職業標準,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內容和知識技能要求等作出明確規定。并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按照有關規定頒發證書,促進家庭教育指導等領域健康有序發展。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