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種植 “甜”了生活
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劉國清 騰敬豪
夏風徐徐果實熟,退休創業“夕陽紅”。時下,正是果蔬生長的黃金期,在正陽縣熊寨鎮宋店村宋店小學退休教師李景海開墾的果蔬園里,滿頭銀發的李景海忙得大汗淋漓。覆葉、鋤草、封土、剪枝、助果……果園里一派生機蓬勃的景象,吸引了前來參觀、采摘的當地群眾……
幾年前,教學一輩子后“功成身退”的李景海覺得自己還能再干幾年,不能在家里無所事事地閑著。通過長期考察,愛學習、肯鉆研的李景海認為與林下經濟充分結合的果蔬種植是一條捷徑,還能一舉多得。和妻子商量好后,李景海說干就干,開啟了“50后”的崢嶸創業路。
為了獲得組織支持,有多年黨齡的李景海積極和熊寨鎮相關部門溝通,向村“兩委”匯報規劃藍圖。之后,他便買來設備、材料,把自家的數畝耕地用幾米高的鐵絲網圈起來,聘請技術人員深翻土地,用鐵鍬、鋤頭等工具整理好一壟壟的田埂,從外地陸續購買、移栽和嫁接無花果、桃、李子、梨、柿子等果樹,并在果樹下種植豆角、辣椒、紅薯、西瓜等季節時令果蔬,還飼養了土雞、鴨子等家禽。
剛開始,由于不懂種植技術,李景海“賠本”了。摸著產量不高的果樹,李景海沒有灰心。到縣里“取經”后,他通過智能手機、電視等平臺自學果樹種植、林下經濟發展等,反復實踐,多方請教,終于掌握了培育高產、耐看、味美的果蔬技術。如今,他的產品一“上市”,不少消費者得到消息后便爭相購買。在品嘗著色香味俱佳綠色食品的同時,消費者還通過抖音、微信等媒體在線上推銷,以實際行動助力“50后”老人的創業。
學成之后,李景海樂于傳授果蔬種植技術,平時只要有群眾來果園請教,他就像當年在學校教書育人那樣,一點點地教,手把手地帶,盡快幫其成為“種植能手”。同時,他還不斷完善“組織+基地+農戶+技術+客戶”的發展模式,和越來越多的群眾攜手走上果蔬種植的富裕路。
“果蔬種植的收入比種地強很多,每年不僅能供應一大家人的日常開銷,還能給小孫子存些錢。現在我正在積極溝通,準備再承包一塊土地發展林下蔬菜種植、家禽養殖,走質量制勝路子,讓更多群眾吃上我種植的綠色產品。”提及今后的打算,李景海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