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聯話 (二)
文/胡吉祥
近悅遠來通大道
1992年10月,中央電視臺、中國楹聯學會與香港金利來有限公司共同舉辦“金利來杯”祖國和平統一主題征聯活動,同時為金利來公司征行業聯,出句為“金裝銀飾領新潮,風流獨攬”,征下聯。對句必須嵌“利”“來”二字。我感到“利”字易找,“來”字難求,首先想到“近悅遠來”。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原來是表達政治清明的意思,后來也用于商業廣告。作為起源與平頂山轄區(今葉縣)的這個成語,我既熟悉又喜愛,決定寫入對句,從而很快對出下聯“近悅遠來通大道,名利雙收”。結果獲得二等獎,并應邀赴京出席頒獎儀式。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中播放了頒獎大會實況。此聯得到聯界好評。著名聯家李文鄭說“用‘近者悅,遠者來’之典,表明商家信譽良好;以‘名利雙收’概括了金利來公司取得的驕人的經濟效益,并在遣詞造句中極為巧妙地嵌入‘金利來’字號。尤其是氣勢上遠遠高出出句,更為難得”。
夢里鴛鴦五十年
1992年,我著手籌建平頂山市詩詞楹聯學會。經林從龍先生牽線搭橋,與美籍華人、美國中華楹聯學會會長潘力生先生建立了書信、電話聯系。潘先生寄給我大量個人資料和楹聯作品。他1912年生于湖南醴陵,1937年畢業于湖南大學。大學同學成應求女士,與先生心心相惜。不料世事多變,潘先生定居美國紐約,成女士執教長沙,魚沉雁杳,天各一方。中美復交后,潘先生回國尋親,夢里鴛鴦相逢,真情不泯,共度重洋,有情人終結連理。成女士工詩,常為先生聯語配以詩詞,名曰“詩聯合璧”,在詩壇傳為佳話。潘先生贈我以自撰自書嵌名聯“中州榮吉玉;大冶耀祥金”,成女士則配之以詞《浣溪沙》“:之子豪情邁稚威,中州壇坫播芳菲。文章政事世交推,山國早傳煤海頌。鯤溟喜讀彩云歸。九天咳唾落珠璣。”當年潘老八十大壽,我以《聯星驚北美,對月望中華》為題,記述潘先生熱愛故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以及與成女士情感傳奇等動人事跡,在《對聯》雜志1993年第一期發表。同時還以《賀潘力生、成應求二老八旬雙壽》為題,寄上賀聯五副:“八秩當歌,吟衡岳而稱頌;十觴不醉,舉洞庭而作樽。“”聯巧詩工,詩聯結佳偶;月圓花好,花月證芳心。“”何物最關情,情系詩聯書畫;故鄉頻入夢,夢牽湘水衡云。“”世事多艱,人間牛女八千里;真情不泯,夢里鴛鴦五十年。”“合璧詩聯,千篇翰墨誠難得;齊飛鸞鳳,一段風流畫不成。”這些祝壽聯表達了我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三次撰聯贈文鄭
李文鄭是河南楹聯學會的創始人,也是引領我走上楹聯創作之路的向導。1989年4月,中國楹聯學會批準我入會時就明確指示:楹聯方面的事情要多找文鄭聯系。1990年秋,我在省委黨校學習期間結識文鄭,繼而建立了深厚友誼。1993年春,中國楹聯學會在浙江奉化召開三代會,文鄭推薦我出席大會并作為理事候選人。在長期交往中,我曾三次贈聯給他。第一副是嵌名聯,寫于1993年,聯曰“道友筆耕文化路;聯家名滿鄭州城”。此聯簡短易懂,倒也切時切地切人切事,尤其妙在“文化路”。當時他工作單位及宿舍就位于文化路省會計學校。作為楹聯家和文化學者,他一直在楹聯文化的道路上辛勤耕耘著。第二副也是嵌名聯,為他受聘為鄭州大學客座教授而作,寫于2001年,聯語為“好雨逢時,文宗聯苑培芳草;春風潤物,鄭大講壇揚正聲”。對他到河南最高學府講授對課表達了熱切的祝賀。第三副是“賀李文鄭先生五十大壽”,聯曰“功在聯壇,半生辛苦兩行字;名揚海內,無限風光五十年”。文鄭先生20多歲就登上中國聯壇,參與籌建中國楹聯學會,精于創作與研究,碩果累累,著作等身,應該說是當之無愧的。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