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就是我的天,同學就是我的拐杖”
“媽媽就是我的天,同學就是我的拐杖”
——殘疾少年用嘴書寫勵志人生
記者 郭建光 文/圖
汪強用嘴咬著圓珠筆寫作業。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臨行前,母親一再叮嚀。
“英雄不問出處,我要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少年鏗鏘作答。
一支由兩段筆桿拼湊的長長的圓珠筆,被少年用嘴巴咬著滑過一頁頁試卷,金屬筆桿上的明漆生生被牙齒磨光了。
800字的作文,他要比同齡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一筆一畫圓滿作答。
80多斤的瘦弱身板,筆直的脊梁,堅定的眼神,求知若渴的目光,信念宛如一團火焰,在小小的胸膛燃燒。
2022年6月18日,聯考成績剛出爐,肢體一級殘疾的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一年級(26)班16歲的汪強聽到自己考出全校理科181名的成績時,嘴里咬著的筆險些掉落。坐在身旁的同學李豪輕輕碰了碰他纖細無力的胳膊,汪強才緩過神,繼續埋頭書山題海,而幸福的淚珠悄悄從他的眼角滑落。
他咬著筆桿,寫下這樣一行深深淺淺的文字:生來不幸,并不意味著前途無望;向死而生,挑戰命運贏得精彩人生。
不久前,由駐馬店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多家單位開展的第十五屆“天中好少年”評選活動中,汪強榜上有名。
小小少年 命運多舛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2006年10月5日,出生于新蔡縣余店鎮張橋村汪寨的汪強,是母親王小敏和父親汪留洋心頭的寶。王小敏回憶,從出生到兩歲,這個胖小子與村里其他孩子并無二致。她說:“盼著孩子快快長大,像其他孩子一樣讀書,彌補我們這一代因姊妹多讀書少的缺憾。”
可是,在汪強兩歲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半夜孩子娃娃大哭,找鄉村醫生診療卻找不出病因,不得已輾轉到縣、市、省各大醫院求醫,醫生建議我們帶著孩子到更大的醫院診斷。”王小敏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第二年女兒出生,她一邊帶著汪強四處求醫,一邊看著嗷嗷待哺的女兒一籌莫展。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如一座大山,將這對夫妻壓得喘不過氣來。
“全家只有3畝多地,孩子的醫療費用確實拿不出來,能借的全借個遍,甚至他的爺爺、奶奶看著孩子唉聲嘆氣,說‘不如扔掉或送福利院算了’。”這字字句句讓王小敏夫妻心如刀絞,一夜夜難以入睡。
看著每天被疼痛折磨難忍的孩子,忙碌一天的夫妻倆抱頭痛哭。
“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再苦再難都要堅持下去。”為此,夫妻倆分工明確,丈夫汪留洋四處打工賺錢,妻子王小敏在家帶孩子。
“汪強就是我的天,只要我有一口飯吃,就不能讓天塌下來。”王小敏說。
隨著病情的加重,汪強的兩只小手開始卷曲,甚至掰都掰不開。為防止手指蜷縮退化,到了夜晚,等到汪強入睡后,王小敏便找來兩個大小合適的硬紙板塞到他稚嫩的手中,然后用布條纏住手掌。
看著睡夢中的孩子,不知道多少回,王小敏淚如雨下。
求學路上 母愛相伴
6歲時,汪強進入幼兒園大班學習,老師嘗試著讓汪強握筆寫字,可是普通孩子半小時能夠完成的作業,汪強一個小時還無法完成。
到了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王小敏對汪強說:“兒子,今天你就是一名小學生了,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不要勉強,有什么困難一定給媽媽說,不要藏在心里。”
在張橋小學讀到五年級,這期間,因為家距離學校較遠,這對母子風雨兼程。“暴雨天,夜晚我只能帶著汪強到距離學校較近的娘家住,第二天早早爬起背著孩子往學校跑。”早起天黑路滑,可是母子倆有說有笑,彼此溫暖。這也在汪強的內心扎下求知的種子,再苦再難,咬緊牙關也要求學。
后來,汪強轉學到離家較近的王港小學。
王港小學在汪強心底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楊畔老師如春風化雨,時時刻刻滋潤著他柔軟敏感的心。
“我從未缺過一節課,也從未遲到過一次。”在汪強眼里,母親的背是他最大的依靠。母親這一背就是十多年。
剛入學時,汪強勉強能夠握得住筆,因為握鉛筆寫字困難,就改用圓珠筆書寫。從那時起,圓珠筆成了汪強最好的“伙伴”。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汪強胳膊上的肌肉逐漸萎縮,雙手無法握筆,就悄悄嘗試著將筆放在嘴里咬著,用腮幫子頂著筆桿寫作業。令老師和母親震驚的是,憑著堅強的毅力,汪強學會了用嘴巴咬著圓珠筆寫作業。
從小學到初中,風雨無阻,母子倆在上下學的路上成為一道最美的勵志風景。張漢強、董建權、耿洪寶,一位位恩師在汪強的求學道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如春的話語,都讓汪強認識到,人生因求知而精彩,生命因學習而富有意義。
“從兒子升入蛟停湖第一初級中學開始,我更加忙碌了。離家遠了,兒子的課程也加重了,不得已我選擇租房陪讀。孩子手腳無力,為節約時間,我只能給孩子喂飯。看著孩子艱難吞咽、身板單薄,我心疼不已。漸漸地,汪強的雙手雙腳肌肉開始萎縮,走路困難,是他身邊的師生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王小敏說。汪強經過努力,中招考試以文化課462分的成績被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錄取。
從此,余店鎮群眾都知道當地有個用嘴咬著筆寫字考上高中的勵志娃。
用嘴咬筆 書寫人生
“高一開學前期,因為疫情需要上網課,我作為他的物理代課老師,通過電腦屏幕發現這個名叫汪強的男孩發言積極、思維清晰,是一個學理科的好苗子。”賈金柱老師想不到的是,學生開學入班上第一節課時,只見汪強兩只手在課桌下勉強夾著課本,嘴里叼著筆,用筆尖艱難翻開書。“我非常震驚。”賈金柱回憶,汪強聽課時全神貫注,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埋頭用嘴咬著圓珠筆在作業本上飛快地寫著,批改作業的時候發現他的答案竟然全對。
面對兒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一方面是老家還有年幼的孩子需要陪伴,另一方面是大兒子面臨高中三年的關鍵時期,王小敏輾轉反側,經過與丈夫再三商量,決定還是自己陪讀。
在新蔡縣一高家屬院,王小敏以每月200元的價格租了一小套房子,每天5時悄悄起床,摸索著來到廚房做早餐。6時不到,汪強起床洗漱后吃早餐,然后在母親的攙扶下進入教室早讀。別的孩子6時30分晨跑,教室里只有汪強一個人在讀書、寫字。
中午12時剛過,同學們紛紛離開教室吃午飯,王小敏帶著簡單的飯菜快速走進教室,為節約時間她就喂兒子吃飯。下午6時不到,王小敏就端著飯菜在教室外等候。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跑步前去食堂吃飯,王小敏走進教室喂兒子吃晚餐。
夜晚10時下晚自習,王小敏來到教室陪讀,常常熬走除去汪強的最后一名學生。她要陪著兒子爭分奪秒,用知識改變命運。
對于汪強母子來說,生活上能省就省,可是學習上的花銷絕不能省。汪強從小到大專職理發師就是母親。王小敏還不到40歲,可看起來要比同齡人蒼老許多。“剃頭推子是我從弟弟那里拿的舊的,汪強從不到外面剪發,說耽誤時間。我心里明白,其實孩子是怕花錢。”王小敏說,“兒子穿的鞋子30多元錢,褲子是我穿舊的,半截袖是我在超市賣服裝時的工裝,一件也就20多元。”
王小敏的丈夫汪留洋在江蘇某大理石工廠做小工,又苦又累,一天下來身上全是粉末兒。近年因為疫情,工廠效益銳減,他的工資也低了不少。
“一日三餐,稀飯饅頭、土豆青椒,一個星期最多吃一次肉。由于長期營養跟不上,汪強現在才80多斤。”每天上午、下午各擠出兩個小時送快遞、賣奶粉、接手工活,雙手皮膚破損,王小敏咬牙堅持。一次送貨路上天寒地凍,三輪車輪胎掉落砸壞路邊停放的一輛汽車的尾燈,她賠償車主的損失后大哭一場。
2021年暑假,王小敏再次帶著汪強來到上海的大醫院檢查,醫生初步斷定汪強很可能患上了極為罕見的肌肉萎縮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目前來說無法根治。面對龐大的診療費用,懂事的汪強對母親說,能省一分就省一分,還是用這些錢讓弟弟、妹妹讀書吧!
師生情濃 向陽而生
有付出就有回報。到了文理分科的時候,汪強以優異的成績分到由賈金柱任班主任的班級。細心的賈老師悄悄向同學們說明了汪強面臨的困難,希望同學們力所能及地從生活和學習上幫他一把。這時候,同班的李豪和王帥主動要求坐到汪強身邊,下課時攙扶著他上廁所,自習時幾個人埋頭研究解題思路,或者一起找老師請教。
“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汪強堅持一個人上廁所,快上課了還不見他的身影。我趕快跑到廁所,看到汪強癱坐在廁所便池上無法動彈。我扶起他,給他系好腰帶,攙扶著他走進教室。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讓他一個人去廁所了。”李豪說。
“我們不會的題就向汪強求教,他每次都熱心解答。我們共同進步,特別開心。”王帥說,“不是汪強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都離不開汪強。他學習好,排除萬難的精神讓我們備受鼓舞。”
“別的孩子用手答卷,汪強只能用嘴咬著筆作答,在同樣的時間內,語文、理綜根本做不完。”作為母親,王小敏的擔憂不無道理。
“希望他將來有個好前程。”作為汪強的班主任,被70個可愛的孩子稱作“小胖老師”的“95后”教師賈金柱對汪強特別照顧。
“媽媽就是我的天,同學就是我的拐杖。我心懷感恩,想著大學畢業后做研究工作,能夠自食其力,為社會作貢獻。”汪強的眼里充滿堅定。
汪強是不幸的,他如折斷雙翼的白鴿無法翱翔在湛藍的天空;汪強又是幸運的,他沐浴著陽光,小小的身板、大大的能量,宛如一束光,照耀著他人,照亮了自己的人生。
令人欣慰的是,2017年4月7日,由教育部、中國殘聯聯合發布并實施的《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中明確,使用大字號試卷或普通試卷的視力殘疾考生、因腦癱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無法正常書寫或無上肢考生等書寫特別困難考生的考試時間,在該科目規定考試總時長的基礎上延長30%。
這對汪強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祝愿這位命運多舛的孩子如愿進入大學校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