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爺爺奶奶
摘要:每每這時,奶奶只會無聲地點頭贊許,因為,她老人家同樣是一位心地良善的人!爺爺笑得合不攏嘴,拿起花生對我們說:“當初澆地抗旱時,我想著咱家能干活的人多,費點兒勁兒沒啥,就把機井讓給鄉親們先澆。爺爺佯裝生氣地說:“你這傻孩子,幫忙就是幫忙,鄉里鄉親的還圖個啥嗎?
文/鄧海燕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普普通通的莊稼人。他們一輩子吃苦耐勞、勤勞善良,活得簡簡單單、從從容容。自我懂事起,我就記得爺爺奶奶常念叨的一句話:“人憑良心方為人。”
在村里,爺爺的莊稼活無人能比。一到農忙季節,爺爺常常忙完我家的農活,顧不上喘口氣,就牽著我家的牛去幫鄰居家犁地耙地、施肥撒種。等到忙完回到家,爺爺的胳膊腿都累得抬不起來了。有時,他就靠在灶屋門口或者坐在門檻上無聲地喘著粗氣。奶奶看了會心疼地嘮叨:“你干活時,就不能歇一會兒再干?一旦落下殘疾,你就知道啥味了!”爺爺一邊嘿嘿地笑著,一邊回應奶奶:“多干點兒活累不死人!咱們農民種莊稼,爭的就是一個時間。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我要是不幫他們趁天氣好把活干完,耽誤了下一季莊稼咋辦?”每每這時,奶奶只會無聲地點頭贊許,因為,她老人家同樣是一位心地良善的人!
平日里,我家做好吃的,左鄰右舍的孩子都能跟著一飽口福。飯一做好,奶奶就叫爸爸媽媽這家端一碗、那家送一盤。奶奶做的西瓜醬、腌的糖蒜簡直是一絕,不管親戚鄰居,甚至大半個村子的人都品嘗過。爺爺心靈手巧,農忙一過,他就幫這家編筐,給那家擰草鞋。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雪花飄飄,爺爺手中的柴刀從不停歇。不管做什么,爺爺從未收過鄉鄰一分一厘的辛苦錢。因此,爺爺奶奶在村里處處受人敬重,誰家有不會干的活,第一個就會想到他們:“走,咱們找七叔去!”
有一年夏天,天氣干旱,花生、玉米都快枯死了,家家戶戶都在想方設法澆地。我家靠著西河畔的那塊責任田里有一眼機井,按照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則,我家理應第一個澆水抗旱。可爺爺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機井讓給鄉親們,讓爸爸騎著自行車到街上割回來一大塊塑料布,然后組織我們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接壓井里的水、舀池塘里的水,然后把塑料布扎緊,用架子車運送到地里。
一天下來,我們一家人從家里到地里,來來回回跑十來趟,又熱又累,現在回憶起來還感到不是滋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花生收獲的時候,我家的花生果結得又大又多。爺爺笑得合不攏嘴,拿起花生對我們說:“當初澆地抗旱時,我想著咱家能干活的人多,費點兒勁兒沒啥,就把機井讓給鄉親們先澆。誰知道,咱們拉水澆地,不僅澆得勻,還讓莊稼喝得飽,根扎得深。你看這花生長得多好!”爸媽臉上也樂開了花。
有一次我問爺爺奶奶:“你們整天幫人家干活那么累,圖的啥?”爺爺佯裝生氣地說:“你這傻孩子,幫忙就是幫忙,鄉里鄉親的還圖個啥嗎?要圖也是圖個心安,不能看著人家作難不去幫一把!你們小一輩的一定要記住,有能力幫別人的時候,一定要伸一把手,為人處世不要想著吃虧賺便宜,吃虧是福!”
爺爺奶奶一生活得坦坦蕩蕩。他們病重即將離開人世的那段日子,家里每天人來人往,都是來看望爺爺奶奶的。那一刻,我終于明白爺爺奶奶說過的話:“不求回報,但求無愧于心!”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