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一座古城,一種詩意生活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汝南,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夏至時節,踏入這座水資源豐富的文化名城,濕潤的空氣夾雜著淡淡花香撲面而來,頓感絲絲清涼,心情大爽。這里有生活的煙火,有世俗的喧鬧,更有詩意的生活。
詩意生活
在大街小巷里
漫步城市街頭,粉墻黛瓦,綠樹成蔭,一步一景,一段一故事。
淮府街,唐貞元七年(公元792年),李希烈封藩于此,稱為淮王,建淮王府。后來,李希烈割據淮西,反叛朝廷。著名書法家、四朝重臣顏真卿前來勸降,被李希烈殺害,臨終前寫下“天中山”三個大字,即現在位于城北關的“天中山”,李希烈建淮王府的那條街叫淮府街,沿用至今。
娘娘巷,據傳,唐建中年間,汴州戶曹參軍竇良家住蔡州(今汝南)城淮府街東一小巷,有一女,起名竇桂娘。竇桂娘自幼聰明過人,才色絕世。蔡州城流傳著“欲娶竇良女,如喝天河水”的歌謠。淮西節度使淮南王李希烈慕竇桂娘芳名,強娶竇桂娘,竇桂娘心懷異志,以色相媚,以才相炫,設計殺了李希烈。后來,竇桂娘被李希烈部將吳少誠所殺,葬于城西小河邊,人稱娘娘墳。她居住的那條小巷,起名娘娘巷。
后龍亭,據記載,公元1233年三月,金代末帝完顏守緒為躲避蒙軍,遷都到蔡州(今汝南),建行宮幽蘭軒,修繕城池。第二年,蔡州城被宋蒙聯軍圍困,三個月后,城內金兵彈盡糧絕,被攻破,完顏守緒自縊而死,謚號“哀宗”。金兵五百將士投汝水成仁。后龍亭就是金行宮遺址。金哀宗完顏守緒的墓叫“葬顏冢”,后來演變成村莊“張顏莊”。
王家巷、校場街、旗桿街、察院街、二龍路......大街小巷,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弘濟橋、鵝鴨池、悟穎塔、準提樓、開元寺.....一座座古建筑、古遺址,就是一個文化符號,也勾勒出汝南人詩意生活的模樣。
詩意生活
在護城河畔里
汝河上,行駛的烏篷船、千年古橋、木質觀景平臺、閣樓涼亭……;岸邊,亭臺樓閣、珠聯玉映、茂林修竹、暗香疏影、曲徑通幽……。這詩情畫意、美不勝收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晚上,大地收回太陽的余熱,伴隨著微微河風,空氣變得涼爽。市民兩個一起,三五成群陸續走向古城河岸。涼亭、棧道、游園、小廣場瞬間熱鬧起來。涼亭內,戲曲愛好者吹拉彈唱各顯身手,旁邊坐滿了聽戲的老人,酷似古時“戲園子”的感覺;在親水步道,市民們或散步或慢跑,盡享徐徐河風帶來的舒適愜意;在河岸小廣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柔和的霓虹燈下,“廣場大媽”們歡歌曼舞。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一個個垂釣者,在各自的理想地,架起魚竿,靜等魚兒上鉤。沐浴著柔和月光,領略著古城美景,樂在其中。
悠悠汝河水,泛舟碧波上。伴隨著一聲鳴笛,一艘烏篷船緩緩駛來,給流光溢彩、火樹銀花的老汝河,增加了靈性、生機。坐上游船,聽著潺潺的水上,合著悠揚的古箏聲,讓您陶醉之中,讓思緒隨波逐流。
詩意生活
在美麗公園里
天中山文化園讓您穿越時空,感受“天中山”、“鵝鴨池”、“九州天中”、龍興寺等千年古縣的燦爛文化;西湖公園雖沒有杭州西湖白娘子和許仙的傳說,也不缺帥哥靚女的浪漫情懷;龍亭運動公園,各種運動場地讓您盡享酣暢淋漓的痛快;南海濕地公園,百畝花海、吊橋、九面“中”、游船……讓您盡享詩與遠方。
每日早、晚,市民兩個一起、三五成群陸續入園,“打卡”園內一處處風景地、一個個運動場。漫步園內,猶如徜徉在山間河畔,微風徐徐,滿眼皆是清幽自然。
荷花、睡蓮、野鴨、白鷺、涼亭、棧道……在西湖公園,清幽的環境、淡淡的荷香、開得正艷的睡蓮,每天吸引著周圍居民,或坐在涼亭里,看野鴨戲水、賞荷花美景;或蹲在湖邊,掬一捧清水,盡顯逸情雅致。
夜晚,華燈初上,龍亭運動公園成了歡樂的海洋。環形跑道上,市民有的休閑散步,有的競走慢跑,各自根據自己的喜好運動著,享受著現代化跑道帶來的舒適快樂;足球場地上,白天足球愛好者切磋球技、拼殺的圣地,此時成了市民的溫床的。他們或蹲、或坐、或躺,三五一堆,七八一群,又說有笑,談天說地,盡情放松身心,盡享舒適愜意。
汝水湯湯,美美一方。每日早晚、每逢周末,鑲嵌于汝水之畔的南海濕地公園便成了人們游玩的天堂。這里依托老汝河水系,修建了湖心島、木棧道、亭臺樓閣,各類景觀設施,一應俱全,水天一色,韻味無窮,尤其是坐船水上游,成為大家的“新寵”。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晚上的天中文化廣場,燈光燦爛,歌聲嘹亮,樂聲飛揚。
詩意生活
在誘人的美食里
在汝南,有一種人生感悟在唇齒之間。獨具特色的街頭小吃,寫滿故事的傳奇佳肴,一座跨越千年的歷史名城,無數的味道被舌尖銘記。
晚上,走進汝南縣城,大街小巷,你總能看到小吃店內,一口滾開的大鍋里漂著一個個深色疙塔,這就是汝南的特色名吃--雞肉丸子。這一傳統歷史小吃以其油而不膩、光澤如玉、松軟可口等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讓人百吃不厭,成了汝南美食的亮麗名片,很多游客慕名而來,一飽口福。
從清晨的一碗香氣噴噴的肉丸胡辣湯、一盤水煎包或一盤發面餅、一碟五香大頭菜,到中午的一盤“風干兔肉”、一盤涼拌雞汁豆腐干,再到晚上熱氣騰騰的雞肉丸子泡馬蹄馓子或“涮牛肚”……汝南人總能從自己的美食文化中變幻出滋滋有味的生活節奏。
汝南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至今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和特產美食的制作方法。例如汝南有名的土特產小吃,馬蹄形馓子,就是過去過寒食節時必備的節日食品。古時寒食節禁火,要以寒食寄哀思,寒食節這一天不能吃熱飯熱菜,聰明的汝南人就以清油細面炸制成條細色黃,形似馬蹄的食品用來代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生活有界,詩意無疆。汝南,古樸典雅,一磚一瓦皆故事;汝南因水而有靈性,處處漾滿詩意。汝南,一個永遠令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