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時期著名文人與天中詩文
摘要:朱熹在《上蔡祠記》一文中認為胡安國“以弟子禮稟學”,證明胡安國是謝良佐的弟子。在淮陽短暫停留后,蘇軾父子相伴繼續趕路,先后來到當時屬于蔡州的上蔡、汝南、正陽等地。
記者 李賀建
宋金元時期,駐馬店地區不僅是兵家逐鹿之地,也是文人騷客舞文弄墨之所。尤其是在宋朝,不少文學大家與這里結下不解之緣。其中,秦觀、胡安國、劉敞、范仲淹、蘇軾、馬祖常等為世人所熟知。
《高士圖》。 栗東旭/作
秦觀的詩詞文章寫得很好,深受后世喜愛。他一生仕途坎坷、命運多舛,在蔡州(汝南)任教授期間所作的詩文和軼事鮮為人知。
秦觀任蔡州教授,管理教育,對他本人來說,可以施展才華,用飽學知識教化百姓、興起文教之風。他在汝南任職八九年的時間,做了很多有益于社會的事情。
秦觀看到汝南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但每到入夏,水患頻仍,便寫了一篇《汝水漲溢記》,表達對當地民生疾苦的關心,以及對危害百姓的水災的高度重視。他在汝南寫的詩、詞、文章,目前能確定的有詩7首、詞4首、文章7篇。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是寫元祜三年(1088年),秦觀在汝南參加知州向宗回舉行的宴會,向宗回寫了《登樓眺望》詩,秦少游遂次韻而作。在這前一年,汝南遭受自然災害,導致饑民造反。秦觀的詩,意在向知州表達民情,以汝南歷史上杰出的人物及其興衰事跡,意在勸勉和提醒知州關心民生疾苦,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的《牽牛花》與《贈女冠暢師》兩首詩,都是寫暢道姑的。《桐江詩話》說:“暢姓惟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為黃冠者,十之八九。時有女冠暢道姑,姿色妍麗,神仙中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乃作詩云。”
《牽牛花》:銀漢初移漏欲殘,步虛人倚玉闌干。仙衣染得天邊碧,乞與人間向曉看。
《贈女冠暢師》: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烏紗裹寒玉。飄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塵俗。霧合云窗人莫窺,門前車馬任東西。禮罷曉壇春日靜,落紅滿地乳鴉啼。
有人提出,秦少游在汝南寫的文章不止7篇,或許還有更多、更好的詩、詞、文章,有待深入研究和查找。
胡安國,福建崇安縣人,人稱胡文定公,晚年率領全家及弟子們結廬湖南衡山紫蓋峰下,潛心學術事業。他是“上蔡先生”謝良佐的弟子,其主要作品包括《上蔡語錄》。
據朱熹所說,二程之學是經大弟子謝良佐傳給胡安國的。
謝良佐是上蔡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是洛學的重要傳人。謝良佐和湖湘學派奠基人胡安國的具體學術關系,朱熹認為是師徒的授受關系。朱熹在《上蔡祠記》一文中認為胡安國“以弟子禮稟學”,證明胡安國是謝良佐的弟子。現存謝良佐的重要著作《上蔡語錄》,即由胡安國所記錄。胡安國曾將謝良佐和他的講學內容記錄下來,編成“語錄”兩篇,流行于世。后來,朱熹獲得曾恬、胡安國兩人的“語錄”本子,通過參校刪定,編成現存的《上蔡語錄》。
明代學者黃宗羲編《宋元學案》時,亦持這一看法。他說:“上蔡之傳,始自胡文定公入衡湘。”
劉敞(1019~1068)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臨江新喻荻斜(今屬江西樟樹)。慶歷六年與弟劉攽同科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賢院學士。與梅堯臣、歐陽修交往較多。為人耿直,立朝敢言,為政有績,出使有功。劉敞學識淵博,歐陽修說他“自六經百氏古今傳記,下至天文、地理、卜醫、數術、浮圖、老莊之說,無所不通;其為文章尤敏贍”,與弟劉攽合稱為北宋二劉,著有《公是集》。
劉敞自幼聰明,勤奮好學,精讀經書。慶歷六年(1046)與弟劉攽參加丙戌科會試,同中進士。劉敞廷對時本為第一,因編排官、翰林學士王堯臣(天圣五年丁卯科狀元)系劉敞內兄,為避嫌疑,宋仁宗將劉敞列為第二,將河南鄧縣賈黯列為第一。劉敞進士及第之后,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今河南汝陽縣),在此期間,作詩文《題李斯墓》《題翟方進》。
《淮上遇風》是范仲淹經過汝南所作,原詩為:一棹危于葉,傍觀亦損神。他年在平地,無忽險中人。
這首詩以安與危的兩種狀況,說明居安思危、履險思安的道理。陳師道《后山詩話》云:“范文正淮上遇風作此詩,雖弄翰戲語,猝然而作,其濟險加澤之心,未嘗忘也。”主要是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而作的聯想和引申。而此詩以簡練的語言表現事物矛盾的轉化,具有更深刻的哲理意義。
范仲淹作為集政治家、文學家于一身的詩人,其思路也有別于一般詩人,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遇風是思維的契機,安危問題則成了他思考的核心,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該詩之影響雖不及《岳陽樓記》,但作者由渡淮感悟人生之艱難,得出“他年在平地,毋忘險中人”的感慨,頗富人生哲理。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生于書香門第,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蘇軾在詩詞書畫諸多領域均取得非凡成就,留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以及《黃州寒食詩帖》《瀟湘竹石圖》等聞名于世的書畫珍品。“三蘇”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與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還與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元豐三年正月初一,在家家戶戶歡度新春佳節之際,蘇軾帶著一家老小離開汴京從陸路長途跋涉去黃州。途中,經過其弟蘇轍任職的陳州(今河南淮陽)時,蘇軾將夫人、丫鬟和兩個小兒子留在淮陽蘇轍家,他與大兒子蘇邁先行趕往黃州。
在淮陽短暫停留后,蘇軾父子相伴繼續趕路,先后來到當時屬于蔡州的上蔡、汝南、正陽等地。經過蔡州期間,蘇軾所作的《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淮上曉歲》《淮西碑》《正月八日蔡州道上遇雪》等都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被后人傳位佳句。
馬祖常是蒙古汪古部人,榜眼,元朝文學家,其名聲僅次于元好問。《元史·馬祖常傳》中寫道:“工于文章,宏瞻精核,以秦漢為法,自成一家言,詩嚴密清麗。”馬祖常的《古城》《適意》《南岳廟》《淮上偶成》《發淮浦》等詩文是馬祖常辭官歸家,途經汝寧府,受到當地鄉紳熱情挽留時留下的詩篇。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