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駕照(李莉)
不知從何時起,“駕照”成了一種必需品。街頭巷尾,經常聽到有人說,無論何時去駕校,都能看到很多練車的學員身影。對于我來說,我和家人考取駕照的經歷,更是感觸頗深,終身難忘。
我的爸爸是我們家最早擁有駕照的人。上世紀80年代,我和弟弟正讀小學。有一天放學回家,突然聽到爸爸給媽媽商量說想考駕照的事兒,原因是爸爸單位計劃買輛吉普車,需要一名司機。那個年代,私人很少有買起汽車的,一個偌大的單位能有一輛公車就不錯了,而開車的司機,在人們眼里,簡直和開飛機的飛行員一樣神氣。當媽媽聽到考駕照要花350元學費時,擔心地說:“這350元夠兩個孩子幾年上學的費用了!而且,就你那反應遲鈍的樣兒,開車上路能行嗎?”媽媽認為爸爸花兩三個月的工資去考駕照,實在是讓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后來,爸爸終究拿到了駕照,如愿開上了單位的吉普車。
畢業以后,參加工作、結婚生子,我在遠離家鄉的城市里平靜而充實地生活著。有一次帶孩子回老家的時候,聽到爸爸談工作,說到單位的吉普車賣了,換成了桑塔納。我依然不懂車的相關知識,但是在心里覺得,爸爸能如愿干自己想干的工作,是件很快樂的事兒。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到了2017年暑假,我的孩子高考結束后對我說:“媽媽,我們班好多同學都考駕照了。”我說:“你是不是也想考?”兒子說:“我年齡不到,等明年暑假回來,我年齡到了再考。”沒想到2018年“五一”,遠在千里之外讀大學的兒子打電話說,他和同學在學校旁邊的駕校報名考駕照了,費用不高,而且練車也方便,是駕校針對在校大學生搞的優惠活動。不久,尚未大學畢業的兒子,也擁有了他的駕照。
時下,越來越多的熟人見面時,“你吃了嗎?”的問候早已被“你考駕照了嗎?”所代替,但是我絲毫不為所動,一是覺得開車太操心,二是家里有人會開車,我不必學開車。直到有一天,我想出趟遠門,老公因為單位有事不能送我,我看著家里的汽車“望車興嘆”,才意識到考駕照不是虛榮也不是趕時髦,而是生活必須的一項技能。2019年9月,我也成了駕校的一名學員。先是每天做大量的科一理論知識題,接著科二、科三認真練車。為了不影響工作,我選擇中午的時間段進行練習。烈日下,大汗淋漓自不必說,為防止遺忘,夜晚在家還把白天教練教的動作要領一遍遍地在腦海中回放。功夫不負有心人,11月11日,我拿到了駕照。從此,走親訪友,外出游玩,再也不用擔心來回轉車、等車耗費時間的問題了。
爸爸的駕照是工作所需;我的駕照是生活必備;兒子的駕照,則成了當今大學生的一項素質儲備。
如今,很多人家中有私家車、持有駕照更不是什么稀罕事兒。自駕車出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也成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常態。
一本薄薄的駕照,承載了我們家三代人的夢想和幸福,也是中國普通家庭生活質量日漸提高的見證。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第十小學)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