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一毫不放松 防災抗災奪豐收——2022年駐馬店市氣象局夏糧生產服務紀實
摘要:針對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發生情況,市氣象局與市農技植保站聯合制作6期專題服務材料,既有“2022年駐馬店市小麥中后期重大病蟲發生氣象指數趨勢預測”,又有“4月24日~26日有連陰雨,注意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治”,為今年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提供了決策依據。
通訊員 房穩靜 武建華
“今年是我嫁到這個村子以來小麥最高產的一年,俺的小麥一畝達到1600斤,這離不開氣象局的幫助。”汝南縣老君廟鎮房坡村的李占梅高興得合不攏嘴。自去年秋播至孕穗期間,李占梅家近50畝小麥一直長勢良好。但在小麥進入孕穗抽穗期間,小麥有成片葉尖發黃、停滯不長現象。市氣象局的專家聽說后,第一時間趕到了麥田里。經過仔細研判,認為小麥發黃、停滯不長現象是因為3月中下旬的低溫陰雨天氣造成的。在這個結論的基礎上,專家給她定制了開溝散墑、補施肥料、點片加防病蟲害的方子,使小麥長勢轉好,災害沒有發生漫延,小麥產量最終創歷史新高。
其實,類似這種靶向治療的精準氣象服務,駐馬店市氣象局做的工作還有很多。自去年小麥播種以來,駐馬店市氣象局及時編制了為農氣象服務方案,詳細制訂了重點服務時段、服務方式和服務對象,依據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服務,尤其是在秋冬季,因降水量少,我市農田墑情不足,小麥苗情差于往年。針對此情況,市氣象局成立了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每天幾次天氣會商,緊密監視天氣變化,不放過每一次過程,終于在今年1月4日~8日抓住了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緩解了持續兩個多月的農田干旱。1月21日~29日,氣象局又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了一次人工增雨作業,徹底解除了全市旱情,保證了小麥安全越冬和春季返青生長需要,苗情得以轉化。今年3月中下旬,針對低溫陰雨天氣對小麥帶來的危害,氣象局因地制宜地開展了直通式氣象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初以來,市氣象局分別在小麥返青期、抽穗開花期和灌漿期,組織了3次麥田調查,按不同區域、不同產量水平及苗情長勢分類,多點詳細調查小麥群體和個體生育狀況及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發生情況,為編寫春季麥田管理、病蟲害防治、農田干旱和小麥干熱風防御等氣象服務產品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在小麥“兩病一寒”防治氣象服務中,氣象局與市農業部門建立聯合會商機制,發布了小麥病蟲害預報,關鍵時期與市農業部門開展聯合調查和技術研討,共同為小麥“兩病一寒”把脈。針對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發生情況,市氣象局與市農技植保站聯合制作6期專題服務材料,既有“2022年駐馬店市小麥中后期重大病蟲發生氣象指數趨勢預測”,又有“4月24日~26日有連陰雨,注意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治”,為今年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提供了決策依據。
今年5月中旬,我市小麥進入灌漿中后期,三夏期間天氣如何,關系重大。由于我市夏收先于省內其他地區,省三夏期間天氣預報發布時間不能滿足我市生產需要,為提早制訂我市三夏氣象服務方案,市氣象局加強與省氣候中心聯系溝通,并開展線上遠程會商,5月13日(提前1周)獲得“河南省三夏期間天氣趨勢預測”報告,為我市5月18日召開《“三夏氣象服務新聞通氣會”》贏得了重要信息。
今年,市氣象局還拓展了服務渠道,除了常規的短信平臺、廣播電視、微信、網站、手機App等網絡渠道外,氣象局還充分利用了鄉村大喇叭、電子顯示屏等,及時播報氣象信息。對大喇叭配備不足的村莊,氣象局拿出一定的經費幫助安裝,確保每村都能及時收到氣象信息。
在市氣象局的全面服務下,克服了不利天氣條件帶來的影響,保障了我市今年小麥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目前,市氣象局已發布了10條高溫橙色預警信號、1條高溫紅色預警信號,與市農業農村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緊密合作,積極做好抗旱搶種保苗工作,多次提醒各地采取一切措施,加大澆灌力度,做到應播盡播、應種盡種,應澆盡澆,確保秋糧種足種好,同時田間作業時注意防暑降溫。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