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難忘父親的那段歲月(唐新偉)
我的父親唐豪生于1933年3月,從鄉村掃盲專干到鄉鎮最高級別正科級干部,42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艱苦樸素,任勞任怨。2003年4月21日,父親突發心梗永遠離開了我們兄妹6人,全家人陷入無盡的哀思和悲傷中。
父親先后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官莊鄉、留盆鎮、板店鄉、三門閘鄉四個鄉鎮工作,在黨委秘書的崗位上干了25年。聽父親的同事及村組干部說,父親是農村工作的行家里手,他能說能寫,號召力強,為人做事謙虛謹慎,高風亮節。
父親一生在和命運做斗爭,除了辛勤工作,還要照顧患病多年的母親。提及那段歲月,我們兄妹6個刻骨銘心,歷歷在目。
母親與父親同歲,1973年3月,母親在家救治誤吃農藥的母雞時,因劃破手指不幸中毒,經過搶救,生命雖無大礙,但落下病根,身體每況愈下。父親工作之余,既要照料年幼的子女又要照顧患病的母親,農忙時還要忙農活,身體日漸消瘦。1980年春天,母親帶著我們兄妹幾人從平輿老家搬到了父親工作的地方——汝南縣三門閘鄉政府家屬院居住。起初母親偶爾還給大家做點手工撈面、蒸花卷,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的病情逐漸加重,患上“潔癖”,除了她唯一的閨女、我的姐姐和父親外,其他人不能接近,任何人不能用她的專用臉盆、毛巾,一旦接觸到,臉盆毛巾統統換掉,那時,我家門前的花壇上放滿了她廢棄的臉盆。
漸漸地母親生活不能自理了,一日三餐都要父親照顧。母親吃飯十分挑剔,只吃湖北生產的一種龍須面,還不能加任何味精等調料,只用大蔥的蔥芯,加點小磨香油。父親經常成箱成箱地購買后放在家里,十多年如一日。母親50歲時牙齒掉完,因不愿意鑲牙,筋道的龍須面咬不動了。父親就把龍須面煮成糊糊狀喂母親吃。每次做飯,母親都會靠聽力監督父親洗手、洗大蔥,一頓飯父親至少要洗三次手,大蔥也要洗三次,每次十分鐘左右,洗不夠次數和時間都不行。當時生活條件差,沒有自來水,沒有液化氣,吃水靠壓井,燒火靠蜂窩煤爐,每次父親給母親做飯,我兄妹幾人輪流值班壓水幫父親洗手、洗菜,一頓面條做下來要將近一個小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不厭其煩,毫無怨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怪異行為常人難以想象:衣服穿到身上,就不愿換洗,一身衣服持續穿上一兩個月才能換掉;孩子們稍不小心招惹了她,她就會絕食抗議……盡管如此,父親依然不離不棄,默默忍受著母親的一切。他還常常勸說我們:“你們的母親一生辛苦,又有病在身,要對她好。”母親去世后,父親常常坐在母親遺像前發呆,嘴里嘟囔著:“你走了,這個家就不完整了。”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付出,父親幾十年的真心付出為我們守護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傳承了好的家風,給后人樹立了生活和工作的榜樣,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作者單位:汝南縣城管局)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