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打響長壽品牌 助力跨越發展
摘要:西平縣主要負責人表示,西平縣將按照各位領導、各位專家的要求,大力發展長壽養生經濟,壯大健康養老產業,努力把西平打造為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產業發達的健康長壽幸福之城。
記者 許 靜
107歲的于二妮老人正在編織漁網。
近日,由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組長、人民日報社《中國城市報》總編輯杜英姿帶領的專家評審組,到西平縣開展“中國長壽之鄉”評審考察工作。通過考察,評審組專家認定西平縣已達到《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各項指標,西平縣將成為我市第一個“長壽之鄉”。
記者采訪中得知,西平縣出山鎮韓堂村的韓叢老人今年已經109歲,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宋集鎮丁莊村107歲的于二妮老人,還可以飛針走線編織漁網;五溝營鎮一對百歲夫妻相濡以沫83載,下地干農活不在話下……
在西平縣,一脈相承的德孝傳統文化在各個家庭、社區落地開花,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優美的環境、富饒的物產也為老年人的長壽提供了資源優勢。
據了解,近年來,西平縣堅持把創建“中國長壽之鄉”工作作為重點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全縣60歲以上老人有19萬人,占總人口的21.5%;全縣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9.6歲,比全國總體水平高2.1歲。
考察期間,專家組分別到西平縣部分食品生產企業、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養老中心、健身中心和百歲老人家中,詳細了解該縣申報“中國長壽之鄉”相關認定指標、數據情況,并與百歲老人面對面交流。
經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專家組認為,西平縣風景秀麗、資源豐富、生態宜居、文化氛圍厚重、生活方式健康、后發優勢突出,是養生、延年益壽的風水寶地。下步,西平縣要加強宣傳,提升品味,挖掘好長壽品牌的資源優勢,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把長壽品牌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人脈源長,壽澤古今。近年來,西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中國長壽之鄉”為載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大力弘揚孝善文化、長壽文化,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增加。
“中國長壽之鄉”是一塊富含潛力的金子招牌,是一個無形資產,將給西平帶來極大的知名度,將對西平的經濟、旅游、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西平縣主要負責人表示,西平縣將按照各位領導、各位專家的要求,大力發展長壽養生經濟,壯大健康養老產業,努力把西平打造為特色鮮明、文化厚重、產業發達的健康長壽幸福之城。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