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干旱對玉米的影響及防治措施
□王成業
玉米的生長需要大量水分的供應,高溫干旱條件下,細胞液泡會發生質壁分離,最終導致植物死亡。同時,玉米作物體內養分的運輸需要水分協助,缺水會導致運輸量減少,從而降低養分的有效性。在高溫天氣,如果玉米受旱時間長,會影響玉米的產量,導致顆粒無收。我市由于地處黃淮海南北,氣候條件特殊,夏玉米生育期容易遇見高溫干旱天氣。目前,夏玉米已播種完畢,近段時間氣溫極高,旱情嚴重,如果持續下去,將對我市夏玉米影響巨大。
高溫干旱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生育期的影響:在玉米苗期高溫干旱會抑制玉米的生長速度,使發育期顯著延遲,而在拔節期會促進玉米早熟,導致發育期明顯縮短。苗期干旱,植株生長緩慢,葉片發黃、莖稈細小,即使后期雨水調和也不能形成粗壯莖稈,影響孕育大穗。
對玉米葉片的影響:高溫干旱會使葉片干卷萎蔫,進行光合作用的綠葉面積減少。玉米生育期如果出現高溫伏旱,玉米葉片就會卷縮,葉片綠色暗淡、變黃,下部開始干枯,嚴重的造成禿尖,玉米穗無籽。
對開花期的影響:夏玉米的開花期是在伏天里,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溫度有時會高達36℃~37℃,這對玉米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高溫干旱,花粉就會因失水而失去活力,花柱容易枯萎,壽命縮短,難以授粉受精,造成禿頂缺粒,從而導致減產。
對果穗性狀的影響:干旱會使玉米果穗變短,果粒數減少,最終導致玉米減產。雌穗發育緩慢,形成半截穗、穗上部退化,嚴重時,雌穗發育受阻、敗育,形成空穗植株。
對授粉期的影響:授粉期如果遇到干熱天氣,特別是連續35℃以上的高溫天氣,造成花粉生命力下降,影響授粉,形成稀粒棒或空棒,外觀上花絲不斷伸出苞葉,形成長長的胡須。
總之,長期處于干旱或半干旱狀態的玉米,其植株矮小,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葉片卷皺、發黃,甚至枯死。如果旱情得到緩解,植株恢復生長,會變青,在穗部上下節形成多個小的無效穗,并且容易招引玉米螟危害莖稈與嫩穗。
那么,如何防止高溫干旱對玉米的影響呢?要采取以下措施。
選用抗旱品種:春玉米適當晚播,使之躲過卡脖旱,春玉米要選生育期長的,增產潛力大的品種。麥收后播種的夏玉米可選中早熟品種。在高溫干旱或溫度多變的氣候異常年份,最好選擇中熟或偏中熟、抗高溫能力比較強的玉米品種,這樣玉米生育期就避開了高溫干旱的炎熱時段,從而能夠減少高溫對玉米造成的損失。
澆水降溫抗旱:灌水可改善田間小氣候。高溫常伴隨著干旱發生,高溫期間提前噴灌水,可直接降低田間溫度。同時,在灌水后玉米植株獲得充足的水分,蒸騰作用增強,使冠層溫度降低,從而有效降低高溫脅迫程度,也可以部分減少高溫引起的呼吸消耗,減免高溫熱害。有條件的可利用噴灌將水直接噴灑在葉片上,降溫十分明顯。
人工輔助授粉:高溫干旱期間,花粉自然散粉傳粉能力下降,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減少高溫對結實率的影響。一般在8時~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采用竹竿趕粉或采粉涂抹的方法,增加授粉機會,提高玉米產量。
根外噴肥:用尿素、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在大喇叭口期、抽穗期、灌漿期進行噴霧。增加有機肥使用量,重點普施基肥促早發,重視微量元素的施用,玉米出苗后早熟苗肥促壯稈,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主攻穗肥增大穗。
適當降低種植密度:在低密度條件下,個體間爭奪水肥的矛盾較小,個體發育健壯,抵御高溫傷害的能力較強,能夠減輕高溫熱害。在高密度條件下,采用寬窄行種植有利于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培育健壯植株,增強對高溫傷害的抵御能力。
(作者系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河南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站長)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