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的變遷
陳志翔
在駐馬店市西部山區中,有一個名叫李堯的小山村。山村里,臨近公路有一個供游客吃住的地方——虎跳峽農家賓館。賓館里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對人非常熱情,我每次來到這,都要在她家吃住。去年秋天,我又一次來到虎跳峽,卻怎么也找不到這家賓館了。只覺得地方似曾相識,但仔細看,熟悉而又陌生。過去峽谷上邊分明是一塊山地,怎么變成一片樓房了呢?
眼前是一家具有嶺南風格的豪華賓館,坐落在半山腰,周圍綠樹環抱,中間樓房聳立。我一邊欣賞優美的風景,一邊走進接待室,還沒等進門,就見一個打扮入時的老太太,哈哈大笑向我走來“咦——你咋恁長時間沒來呀”。
我定神一看,竟是以前招待我那位慈祥的老太太,我問她這賓館是什么時候建的,她說:“才建好,都是兒子打理的。”老太太一邊說,一邊給我讓煙倒茶,我迫不及待地要見她兒子,老太太指了指一個寬敞明亮的操作間說:“正在搗鼓菜哩,你過去看看吧。”
我走進操作間,好像進入一座豪華的殿堂。操作間有一百多平方米,中間放著一個大案子,上面擺放著雞、鴨、鵝、魚,還有各種洗好的青菜。兩邊是一人多高的菜架,菜架上放著檀樹芽、地皮菜、蕨菜等幾十種山野菜,菜架下擺滿了醬油、香醋、小麻油等調料。北墻邊有幾臺現代化家電,立式空調、冰箱、冰柜、洗碗機、消毒柜等。幾位穿戴整潔的服務員,正在室內的“小巷”里穿梭,跑前跑后忙著配菜。
正當我興致勃勃地觀看時,從廚房門口走出一位高個兒青年。他身穿潔白的廚師服,頭戴一頂高高的廚師帽,腳蹬一雙白色球鞋,一看便知是老太太的兒子——老板兼廚師長。這時,他母親也走了進來,向兒子介紹:“他可是咱家的常客,前幾年都來,還幫咱家干活哩!今晚上,你倆好好噴噴。”
聽了老太太的話,年輕人雙手恭迎,很抱歉地說:“你來得真不巧,有二十多桌游客馬上到,這樣吧,讓我媽先陪著你轉轉,咱們晚上聊。”說罷,他揮刀剁雞、剁鴨,開始了備菜工作。
老太太約莫六十多歲,身板硬朗,走路帶風,她領著我進了懸空套房,套房挨著山坡而建,山腳下筑起四根混凝土方柱,方柱與山坡平行的地方鋪上水泥板,上面建了兩層別致的房間。巧妙的是,房頂的彩瓦上又鋪了一層厚厚的茅草,古樸典雅、冬暖夏涼,更增添了農家賓館的新穎氣息,房間里有廚房、衛生間、電腦、電視機等。我驚訝地問老太太,你兒子在南方是干什么的?老太太回答:“他呀,先在賓館里當廚師,后來又到工程隊承包工程,俺蓋這房子時,他拿著一張紙……對了,是圖紙,看著蓋著,哈哈哈……”老太太的笑聲很清脆,在山間蕩起回音。
走到一個水塘邊,老太太指著水塘說,這也是新挖的,起名跳峽湖,原來的虎跳峽農家賓館就在這兒。我一看,昔日的印象突然呈現在腦海中,北邊的山崗依稀可見,南部的小溪蜿蜒流淌。跳峽湖水面很大,有上千平方米,清風吹來,湖面波光粼粼,蕩起層層漣漪,藍天白云和秀美的山影倒映在水里,隨著水面浮動,仿佛動畫一般,跳峽湖四周聳立起排列有序的垂釣亭,站在垂釣亭里向遠處眺望,湖光山色,秋陽沐浴,疊巖賽美,萬物競秀。
這天晚上,風清月朗,浮光躍金。在月光的映照下,虎跳峽農家賓館顯得更加秀美。我和年輕的老板坐在跳峽湖旁邊,談笑風生。在談到以后的發展時,他說,我準備在山上再完成兩項工程:一項是山中花園,就是把西山裝扮成花園式娛樂場所,建成多個亭臺樓閣,種植彩葉樹木,既可以讓游客享受到現代化的智慧旅游,也能使游客觀賞到美麗的景色;另一項是果園,準備把東山全部開發為蘋果、柿子、石榴等果樹林,果子成熟后,可供游客自由采摘。這兩項工程完工后,年收入可增長五十多萬元。
聽了老板宏大而又現實的設想,我心中充滿暖意。在未來的經營中,他的創新思維必將帶來高效益。離開虎跳峽農家賓館時,我的眼球一直在一座座懸空套房和漫山遍野的綠林上打轉,不由地從心底發出感嘆:多虧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山里人的夢想,真誠祝愿他們勇往直前,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