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新聞 娛樂

影視文娛:陣痛之后是重生

2022-06-17 16:5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楊姍姍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2022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地疫情反復的情況下,多個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近日,人社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對餐飲、旅游、廣播電視電影、文化藝術業等22個特困行業進行紓困減負。這些受沖擊較大的行業該如何走出困境?本版特推出系列報道,關注這些行業的脫困發展。

深受疫情波及的影視文娛行業,該如何積聚力量、探索方法,推動產業長期良性發展,值得我們關注與深入討論。

行業整飭、量減質增 折射影視行業轉型

疫情暴發以來,影視業受到一定影響,也一直在努力恢復。近3年的行業數據表明,國產電視劇的整體產量有所下降。據相關部門公布數據統計,2021年實際生產電視劇194部6736集,相較于2020年的202部7476集、2019年的254部10646集,下滑顯現。

記者采訪了解到,減產趨勢既有近兩年受困于疫情而“開機難”的外部原因,也有行業轉型的內因存在。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早在疫情發生前,影視業就在政策引導下開始了調整步伐:“限薪令”、“限集令”、監督收視率(點擊率)統計、“清朗”行動等一系列限制和監管政策相繼落地,亂象得到整飭,“減量提質”大幕開啟。

某網絡平臺制片人李杰(化名)表示:“這兩年,有些影視公司在‘難開張’的情況下倒閉了。”但本質上,他認為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是一批中下游影視公司,它們是在過去電視劇的“膨脹期”涌進來的,其中有很多非專業的力量。

實際上,暫不論疫情因素,電視劇產業“減量提質”的呼聲已持續多年。導演鄭曉龍就曾痛惜電視劇產能過剩造成的資源巨大浪費。從2010年到2016年,電視劇維持著每年一萬五千集左右的“高產”,但其中有近一半面臨著“壓箱底”的命運。即使降到如今的年產量,仍有專家認為“供大于求”。

“之前影視業有很多亂象,天價片酬、劇情注水、收視造假等等,需要進行一番行業洗牌,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洗牌過程。”李杰認為,在疫情沖擊中還能堅持、能留下的公司都是十分重視內容的公司。

近年來,因行業轉型、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謹慎投資、集中力量做精品”的共識已在制作方、平臺方、監管方之間達成。在去年《山海情》《覺醒年代》《掃黑風暴》等一批正劇成為爆款后,觀眾對現實題材抱有更多信心與期待,平臺方、制作方對現實題材的開發也更積極。可以預見,主旋律與商業元素的進一步融合,將成為電視劇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一項趨勢。

據正午陽光影視公司董事長侯鴻亮介紹,以“縣委班子”這一基層干部群體為視角、講述光明縣從滿目瘡痍變為青山綠水的電視劇《縣委大院》,在拍攝中面臨諸多挑戰,但在國家廣電總局指導和多方配合下,劇組設計了閉環運行模式,演職人員積極配合隔離,共同保證了作品正常拍攝。

以疫情之下的2020年高考為切入點的電視劇《大考》,剛一開機就遭遇疫情,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介紹:“拍攝期間,由于上海、北京、杭州、嘉興、寧波等地有疫情,造成部分演職人員無法參演、拍攝地無法拍攝,劇組幾次停拍,臨時更換演員。”也正是在國家廣電總局相關部門的協調下,《大考》才能繼續順利拍攝。

精良作品的涌現,既離不開從業者對品質的孜孜追求,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與服務。近日,為助推影視產業脫困恢復,多地出臺了幫扶辦法。如浙江省廣電局就做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穩經濟工作推出十條措施,提出優化電視劇服務管理、把重點網絡影視劇審核周期壓縮至平均40天以內、對因疫情防控延誤創作生產的重點視聽項目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等。廈門也發布了2022年度廈門市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指南,用以支持在廈的影視企業、專業人才,支持影視劇組在廈拍攝等。

綜藝市場“降溫” 政策扶持推動優質內容生產

近兩年,綜藝市場遭遇了全方位“降溫”。據藝恩數據發布的《2022年Q1綜藝贊助市場研究》,2022年Q1綜藝市場遇冷,播放總量僅77部,較去年同期下降10部。其中,電視綜藝下降更明顯,減少19部,網綜則同比上漲;在播映熱度上,網綜高于電視綜藝,但整體均比去年同期下滑。

內容質量低、關注度斷崖式下跌、贊助難尋,已成為綜藝市場的“三重挑戰”,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發展整體“退潮”、短視頻平臺降本增效、互聯網教育品牌遭遇“雙減”等背景下,曾經綜藝招商的重要客戶大幅下降,“錢少了”“拉不到贊助”成為從業者的切身感受。據擊壤洞察發布的《2021綜藝植入白皮書》表明,2021年退出綜藝投放的品牌高達744個,新增品牌僅有483個,品牌與綜藝的合作大幅減少。

2022年很多熱播的“綜N代”贊助商數量下降,甚至多檔綜藝“裸播”上線。《朋友請聽好》第一季有9個贊助,第二季下降至2個;《明星大偵探》第六季有7個贊助商,第七季下降至3個;騰訊視頻一季度的頭部綜藝《半熟戀人》從始至終沒拿到任何品牌贊助;毛不易、李雪琴做主咖的年番綜藝《毛雪汪》播出13期贊助數為0;優酷《老郭有新番》雖豆瓣評分達8.6,但播了49期也沒拿到贊助。

綜藝市場整體慘淡,但文化類節目卻實現了口碑與熱度雙豐收。從藝恩數據發布的《2021中國綜藝年度洞察報告》來看,2021年文化類綜藝上線近40檔,較前兩年數量大幅提升,《登場了!洛陽》《舞千年》《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在豆瓣都收獲了不俗評價。

針對綜藝整體寒潮、文化類節目卻“打得火熱”這一現象,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網綜的困境是行業轉型期必經的“陣痛”,疫情只是一塊掩蓋綜藝“越來越無聊”的“遮羞布”。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品牌方、平臺方都不敢去“賭”一檔節目會火,制作方再想“躺著”賺錢已不可能。而模式創新、內容創新,走精品路線,是《唐宮夜宴》《最美中軸線》《萬里走單騎》《上新了·故宮》等“高而不冷”的文化節目能“出圈”的原因。

同時,有專家認為,文化節目的集中出現,與近年來國家倡導的“文化出海”理念和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密切關系。近年來,國家廣電總局事前扶持、事后獎勵的舉措,極大激發了行業對文化類節目的創作熱情。如創新創優、中華文化、經典民間故事等各類專項資金的扶持;建立常態化評優獎勵機制,加大文藝評獎傾斜力度;引導平臺、媒體加大優秀作品宣傳力度等,都為文化類節目創作、播出創造了良好條件。

網絡微短劇興起 “野蠻生長”轉向類型突破

2020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在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后臺增加“網絡微短劇”類目,將其定義為“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從而將微短劇正式納入視頻劇集賽道。這一舉措被業界視為微短劇正式納入監管、步入創制正軌的一個標志。目前,國內微短劇的平臺主要分為三大類別: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以及bilibili、知乎、快點等多元化入局者。

疫情暴發后,不少專業影視團隊都加入了網絡微短劇賽道。據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的微短劇單月備案數量就超過近幾年電視劇全年制作數量;2022年5月,廣電總局備案系統中取得規劃備案號的網絡微短劇片目共421部9888集,4月份數量是322部7374集,3月份數量是266部6224集,逐月水漲船高。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微短劇火爆的時間曲線,正好與國內受到疫情影響的時間線吻合。由于各地疫情發展和管控措施不同,以往依靠聚集性生產模式的長劇集產出受到影響。疫情發生后上線的長劇集大多為疫情前制作的“存貨”,新鮮出爐的長視頻數量相對減少,而居家期間習慣于依賴新媒體的年輕一代,又對文娛產品的需要呈現出上升趨勢。在這一背景下,蓬勃興起的微短劇自然吸引了受眾目光。此外,微短劇成本低、周期短,從劇本、立項到拍攝、制作、上線,一兩個月甚至十幾天就能完成,最低投入只需幾十萬元,百萬元以上就可以有較精良的制作,因此成為中小影視公司盤活項目的機遇。

不過,微短劇留給受眾的印象卻不算正面。簡單粗暴的劇情、重流量而輕內容的快餐式制作——有評價稱微短劇是“電子咸菜”“工業糖精”。為了以更強烈的刺激感吸引用戶,大批微短劇借助了靈異獵奇題材,令觀眾審美疲勞。

有業內人士分析,微短劇的發展路徑和此前的網絡大電影相似。大概在2014年,網絡大電影也以低門檻、低成本的姿態進入影視行業,從“野生”的創作者主導到“正規軍”下場,從粗制濫造到向精品化靠攏,微短劇所走的路與其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微短劇僅用一兩年時間就走完了網絡大電影七八年的路。

隨著專業影視公司的進場、類型題材的結構優化、片方在營銷上發力,2021年以來的微短劇市場似乎有望在緩行中迎來精品化發展。微短劇逐漸釋放出注重品質和制作水準、以精品走向“破圈”的信號。有業內人士認為,微短劇這一形態要吸引更多受眾,或許并不在于時長、成本、制作團隊等,歸根結底還是要從內容端出發,“好故事”才是硬道理。而這也正是未來各大平臺在微短劇賽道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基礎。

2022年6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對網絡劇片發放行政許可,包括網絡劇、網絡微短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等多種內容的國產重點網絡劇片上線播出時,將使用統一的“網標”。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周逵認為:“‘網標’出現,意味著網絡影視內容生產在精品化、作品化的路上邁上了新的臺階,‘網標’制度的建立是對內容創作要求的一次自我提升。”

納入監管之后的微短劇,將走出“野蠻生長”的時代。而經歷過資本驅動、流量驅動的惡性循環,投資方和制作方只有更加關注作品內容本身、以打破題材套路陳規和高質量突圍為上策、持續向精品化方向靠攏,才能穩步邁進更加健康和理性的發展新周期。

(記者 牛夢笛 唐一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冰冰双人炮gogo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真实国产乱子伦沙发睡午觉|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中国一级特黄aa毛片大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不卡片|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爱情岛论坛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免费看男女做好爽好硬视频|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欧美三级中文经典| 中文天堂在线最新版在线www|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可以看污视频的网站|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色偷偷的xxxx8888| 日韩污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香港台湾日本三级纶理在线视| 少妇BBW搡BBBB搡BBBB|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生活片|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中国黄色一级片|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