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公益崗位 持續“造血” 汝南縣:鄰里“互助養老”助力鄉村振興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 )“好些嗎?這是我給您買的藥,一定要按時吃……”近日,在汝南縣金鋪鎮潘灣村一五保戶家里,鄉村“互助養老”護理員陶四群把剛買的藥送給村民孫進財。
“他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只要按下呼叫機,村委會就能收到,然后安排我去辦理,如果我有事,臨時也可以找別人幫忙。”陶四群告訴記者,他服務了3個困難五保老人,主要是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今年59歲的陶四群沒有成家,原來因老母親年歲高、且一直生病,他沒法出去打工,生活困難,被識別成貧困戶。后來,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靠電工手藝和公益崗收入,成功脫貧。去年,老母親去世后,因他是出了名的孝子,有足夠的耐心照顧老人,又被安排成了一名“互助養老”護理員。護理員的收入,加上其它公益崗的工資和電工手藝的收入,他不但不用擔心返貧,還在盡力想辦法致富。
公益崗位 讓脫貧戶收入有保障
如何才能更好地關愛農村老人,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2021年,汝南縣從關鍵環節入手,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探索推出了“農村鄰里互助積分養老”模式,簡稱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模式。今年,汝南縣將該模式中村級“互助養老”護理員開發為公益性崗位,納入鞏固脫貧成果項目庫并實施,推動了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助力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工作的深入開展。
該項目在全縣選聘570名(每村2名)脫貧戶和監測幫扶對象,通過對互助養老護理員進行職業道德素質、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常見疾病、營養需求、意外傷害預防與處理等方面的培訓后,在縣鄉民政系統的統一管理下,就近從事居家養老護理員崗位,讓農村養老困難的老人生活上得到及時的照顧。
持續“造血” 為鄉村振興賦能
汝南縣互助養老護理員項目的實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直接增加了脫貧戶和監測戶收入。該項目通過開發利用互助養老護理崗位,實現了脫貧戶、監測戶就地就近就業,幫助脫貧家庭、監測戶直接增加了收入,真正提升了脫貧群眾、監測對象的“造血功能”;有效解決了易致貧的鰥寡孤獨老人的監測幫扶。通過開展互助養老,能有效加強對低收入老人的常態化防返貧監測,同時對已脫貧戶及監測幫扶對象中需要護理的老人進行針對性幫扶,確保老有所養,更好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了鄉村自治水平。該項目的實施,讓居家互助養老模式得到長效保障、可持續推行。同時探索了在治理鄉村尤其是實施鄉村自治的過程中,實行居家互助養老對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助力作用;營造了文明鄉風氛圍。該項目通過推行鄰里助養、居家養老,在社會上形成尊老愛老敬老社會氛圍,引導農村價值觀念回歸,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助推了鄉村振興事業蓬勃發展。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目前和今后很長一個時期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是農村養老體系中難以破解的一個環節,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返貧、防新致貧監測幫扶中的一個重點。” 汝南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指出,“治理有效就是要健全鄉村自治、推動鄉村法治、弘揚鄉村德治”。而實施農村互助養老,是實現鄉村自治的重要環節,也是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有力抓手和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