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計算機病毒對電子化檔案數據的危害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向前,經濟水平的增長也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動力與支持,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隨著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和使用,檔案信息也逐漸開始電子化。但在信息化發展的同時,計算機病毒也帶來了不少的危害。
一、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同時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以及破壞性,其生命周期為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計算機病毒是人為制造的可對計算機程序和功能造成破壞的程序,它通常情況下隱蔽在其他可執行的程序當中,而非獨立存在。當計算機中病毒以后,輕則導致程序運行速度變慢,重則導致計算機直接死機,給用戶帶來極大的損失。
二、計算機病毒對電子化檔案的危害
(一)計算機病毒激發后直接破壞電子化檔案數據
大部分計算機病毒在被激發后可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信息數據,其手段為格式化計算機內磁盤,改寫文件分配表和目錄區,刪除用戶重要的文件和檔案信息,破壞CMOS設置等,以至于檔案數據在實施電子化以后遭到直接破壞,大量數據資料受損。
(二)占用磁盤空間、破壞信息
(1)引導型計算機病毒的侵占方式通常是由病毒本身入侵計算機用戶的電腦磁盤,占據磁盤引導扇區,將原來的引導區轉移到其他扇區,即計算機病毒占據原本的引導扇區,擠占計算機用戶檔案信息所在的空間,導致電子檔案數據被覆蓋,永久性丟失無法恢復。
(2)文件型計算機病毒通常利用DOS功能進行傳染,這種病毒傳染速度極快,能在短時間內傳染計算機內大量文件,非法侵占計算機內原有數據文件的磁盤空間,此種計算機病毒雖不會對磁盤上原有文件進行破壞,但由于原有數據的空間受到侵占和擠壓,導致每個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長,造成磁盤空間嚴重浪費。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趙沖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