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氏剪紙”傳人張鵬 用剪紙“講述”革命老區故事
摘要:老樂山、盤龍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具有標志性的地域作品,凝聚著張鵬的濃濃鄉愁,更是他通過剪紙這門藝術推介確山、推介河南的重要途徑。盡管角色變換,身份不同,但對心中堅守傳統剪紙技藝的張鵬來說,每一張剪紙都力求展現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獨特審美。
記者 郭建光
龍盤虎踞的盤龍山風景如畫,“小延安”竹溝革命故事代代傳……在“渠氏剪紙”傳人、河南省確山縣農民張鵬的剪刀下,一幅幅紅色革命題材剪紙栩栩如生。
談起這些剪紙的構思,張鵬告訴記者,駐馬店全境屬于大別山革命老區,也是大別山精神的重要發祥地。確山竹溝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從這里走出了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等革命先輩。確山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等重要歷史人物的故鄉,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發動確山暴動,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農工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1956年,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始建,1958年正式開館。1957年11月10日,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館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88年1月,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出生在這片紅色的土地,自幼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傳統的剪紙藝人,我深知只有把傳統剪紙技法與當下相結合,才能賦予剪紙以生命。”
“剪紙無論材料還是手法技巧流派很多,我堅守的是傳統剪紙,只有根植傳統、扎根人民,剪紙藝術才能發揚光大。”張鵬大學畢業后回到確山老家,不斷到當地的文化館與社區參加文化民俗活動。看到南方的剪紙流派,他就揣摩這些與中原剪紙的不同之處,取其所長為己所用。
老樂山、盤龍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具有標志性的地域作品,凝聚著張鵬的濃濃鄉愁,更是他通過剪紙這門藝術推介確山、推介河南的重要途徑。
張鵬之前在飯店做廚師,如今他成為該縣一家幼兒園的剪紙老師。盡管角色變換,身份不同,但對心中堅守傳統剪紙技藝的張鵬來說,每一張剪紙都力求展現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獨特審美。“我會把這門技藝通過我的學生一代代傳承下去。”張鵬說。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