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和她的“花花世界”
摘要:在張瑩的心里,喜歡這些花花草草是第一位的,她在種植基地內為自己打造了小花園和休息“陋室”,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種植和培育中。越來越多的種植品種,讓一些初來的市民誤把張瑩的“陋室”當成了景點。張瑩說,自己就是一個農民,過去務農需要勤勞,現在務農需要想法。
記者 高琳琳
艷麗的繡球花一簇挨著一簇,粉紅的、潔白的、翠綠的……一朵朵、一片片,美不勝收。6月13日上午,記者在驛城區水屯鎮大劉莊村喬樓的花卉種植園內看到,負責人張瑩正在管護繡球花,置身花海的她讓人十分羨慕。
進入水屯鎮大劉莊村喬樓,水泥道路戶戶通,家家戶戶門前都打掃得干凈整潔,路邊樹木翠綠茂盛;農家院里,房前屋后鮮花盛開。在村南頭,一片花卉種植基地十分醒目,一簇簇潔白的花嬌艷美麗,散發出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村民張瑩正在地里澆水。張瑩告訴記者,她自學花卉種植技術,和姐姐種植了幾畝花卉,通過線上渠道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地,收入可觀。經她傳帶,目前本村從事花卉種植的已有20多人。
在張瑩的花卉基地,五顏六色的花兒競相開放,她告訴記者,現在農民吃穿不愁,種花種草不僅豐富生活,美化環境,也可以吸引游客前來參觀。
張瑩看到了種花帶來的收益,但她并沒有大幅增加種植面積,她有自己的“種植觀”:“要考慮市場因素,不能盲目擴大種植量,而是要物盡其用。”在張瑩的心里,喜歡這些花花草草是第一位的,她在種植基地內為自己打造了小花園和休息“陋室”,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種植和培育中。
越來越多的種植品種,讓一些初來的市民誤把張瑩的“陋室”當成了景點。每年花開時節,總有人來這里拍照、賞花。張瑩說,自己就是一個農民,過去務農需要勤勞,現在務農需要想法。農民要時刻關注市場需求,需要緊跟市場節奏,這樣,日子就會越過越富裕。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