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我的父親是“百姓宣講員”(趙倩)
父親是我的偶像。他博學多才、樂善好施,是鄉里十里八村的宣講員。
父親小時候家里很窮,兄弟姐妹五個,奶奶只讓排行最小的父親上學讀書。父親13歲才開始上學,但他學習很刻苦,腦子又聰明,學習成績非常好。到了18歲,就退學在村里幫忙,記工分算賬,樣樣精通。
父親愛讀書,更愛講故事。我上小學的時候,也不知道他從哪里借來的書,像變魔術一樣,家里的書從來沒斷過。他記性好,把讀過的《楊家將》《呼家將》《岳家將》及金庸小說等都記在腦子里,并講給大家聽。他講得很精彩,像說大鼓書一樣。一到天黑,我家院子里,就會有很多人來聽他講書里的故事。
后來,父親買了一臺收音機。自從有了收音機,即使是農忙季節,他也一邊干活一邊收聽新聞廣播、天氣預報、農業種植技術等,還記了很多本筆記。通過收聽收音機,父親還學會了給雞鴨、豬打防疫針、修理拖拉機等。農閑時,他就教村里人怎么種地、怎么養牛、養豬等。那個時候,我總覺得父親是萬能的,什么都會。
改革開放后,父親常常外出做些小生意,家里條件逐漸好了,買了村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那時候電視都帶天線,家里只有他會開電視。信號不好的時候,需要不斷調整天線,不然會收不到信號,電視機屏幕就像下雪一樣。盡管如此,夜晚,我家院子里、屋子里都會坐滿人。父親通過電視把黨的政策、致富信息、農業種植技術傳給鄉親們。父親就像一名義務宣傳員,為村民服務不怕麻煩,忙碌著也自豪著!
漸漸地,父親年紀大了,家家也都有了電視機,沒有人再到我家看電視了。智能手機出現后,父親很羨慕,自己又不舍得買,特別失落。我看出了父親的心思,就給他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他學得很認真,每天都會看看手機上的新聞、信息等,還學會了玩微信、抖音。他身邊經常圍著一群老人,聽他講世界各地的奇聞趣事、風俗人情。
父親更厲害啦,成了村里留守老人的“宣講員”,久違的笑容又綻放在父親的臉上。
我參加工作后,進了黨校,也像父親一樣,傳播黨的理論政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尚,在促進基層有效治理方面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委黨校)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