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戒懼守底線 永葆清廉本色
摘要:只有以敬畏之心對權,時刻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不觸紅線、不破底線、不越雷池,管好身邊人,樹好廉潔家風,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魏 義
“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個別黨員干部之所以頂風違紀、以身試法、鋌而走險,說到底還是紀法意識淡薄、僥幸心理作祟,不知戒懼、突破底線。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有則寓言說,偷針者和偷牛者一起游街,偷針者感到委屈,發牢騷說:“我只偷了一根針,為什么和偷牛賊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偷牛者對他說:“別說了,我走到這一步也是從偷針開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由小變大、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自從走上工作崗位,我們就要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紀法,始終保持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弄清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始終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做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秉公用權的人。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對了為民謀利,用錯了害人害己,用權對與錯的分水嶺,說到底就是看為公還是為私。南宋文學家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李氏家族有一人,為官廉潔、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辦理公務,有人送來一封家書,他當即滅掉公家的蠟燭,點燃自家的蠟燭。在他看來,公與私之間不能越雷池一步。牢記公權姓“公”不姓“私”,一絲一毫都不能濫用。只有以敬畏之心對權,時刻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不觸紅線、不破底線、不越雷池,管好身邊人,樹好廉潔家風,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家風”關乎“政風”,“家考”就是“大考”,良好家風既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不良的家風會敗壞社會風氣,貽害無窮。
黨員干部只有知戒懼、守底線,培養良好家風,才能切實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家庭防線,做到一塵不染,永葆清廉本色。
(作者系正陽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
責任編輯:張遠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