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人世間”故事丨父親的架子車(程磊磊)
摘要:記憶中,父親從未停歇過忙碌的腳步,他拉著架子車,走過春秋、走過冬夏,拉犁拉耙、碾場運糧、打面趕集、拉磚卸貨……時光在不經意間寫滿了年輪,父親老了,架子車也在時代的更替中失去了光彩。
父親是干農活的好把式,他用瘦弱的雙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而院落里那破舊的架子車陪父親走過了艱苦的歲月。
父親個子不高,皮膚黝黑,飽經風霜的臉上笑起來滿是褶子。
記不清家里什么時候添置了架子車,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拉著架子車耕田、拉糞、拉麥稈、裝糧……
兒時,我最喜歡的就是坐架子車了。父親拉上農具,拉上我,去地里干活。我坐在車上,搖搖晃晃,吹著愜意的風,賞著鄉間美景,仿佛到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兒時的我不知父親的辛苦,總是催著父親拉快點,想讓自己有飛起來的暢快感覺。父親拉得果然快了起來,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徜徉在天地間。父親弓著背,用兩只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扶著車把,車子在我的歡笑和父親的汗水中前進。
那時候,我們家養了兩頭牛,挖了一個糞池,每隔兩天,都要把牛糞用架子車拉到糞池或地里。父親一鐵锨一鐵锨地把牛糞鏟到架子車上,再拉上車繩把牛糞運走。我慢慢長大一點了,也加入到清理牛糞的行列。我的力氣不大,每鏟一鐵掀都那么吃力,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我顫顫巍巍地拉著架子車,感覺有千斤重。那一刻,我明白了父親的辛苦。此后,我有時也會幫父親推車、幫父親收拾農具。
農忙時節,架子車就更閑不住了。我們家收油菜、割芝麻、拉花生、拉玉米,樣樣離不開架子車。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我們家的地離家比較遠,一到麥收季節,架子車承載著收獲的希望。金黃的麥田在陽光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麥稈齊刷刷地平鋪在地上。開始裝車了,父親用鐵叉垛著麥秧,母親牽來了老牛,給它套上了韁繩,我坐上堆滿麥秧的架子車,我仰望藍天白云,我們一家人愉快地行駛在小路上。
記得那天,天陰沉沉的,一連幾趟拉麥秧,家里的牛累壞了,但還有一車麥秧在地里。天快下雨了,我們一家人齊上陣,裝好麥秧。我和母親拉起了繩子,父親兩手緊緊地握著車把,肩上挎上繩子,弓著腰,彎著背,兩腳蹬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我們艱難地行走著,到了上坡路,更是腳下打滑,車輪在地上印下了長長的印記……不一會兒,天空忽明忽暗,閃電如一把利劍劃破長空,隨著轟隆隆的雷聲,豆大的雨點滴在我的臉上,此時我覺得肩上仿佛有石頭在壓著,渾身酸疼。我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汗水雨水早已浸濕了衣服。那天,我們都很疲憊,我看到了父母的不易。
記憶中,父親從未停歇過忙碌的腳步,他拉著架子車,走過春秋、走過冬夏,拉犁拉耙、碾場運糧、打面趕集、拉磚卸貨……時光在不經意間寫滿了年輪,父親老了,架子車也在時代的更替中失去了光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型聯合收割機、播種機代替了傳統的農耕工具,讓像父親一樣的種田人輕松了不少,父親的代步工具也從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我仿佛看到父親騎著電動車,載著母親,正幸福地向我駛來……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漢杰小學)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