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文化帶來滿滿底氣 大學教授為大李莊發展“把脈”
記者 郭建光
“余教授,我們村文化深厚,能不能搞鄉村旅游?”“我們生產的特色農產品怎樣才能打出響亮牌子?”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在驛城區沙河店鎮大李莊村村室,剛剛麥收完畢的農民戴著還來不及取下的草帽急切地與專家切磋對鄉村振興的看法,同時提出具體的問題。
“我覺得鄉村旅游應該有文化支撐,更要有超前眼光與精準定位,期待著老鄉們多講講這里的歷史文化,多提提具體的意見,眾人拾柴火焰高。我一路走來,看到村容整潔,白墻灰瓦的聯排農舍,清潔有序的公路,二十四孝連續畫面,碧草如茵的兒童戶外游樂場……讓我們看到了村兩委班子的實干效果,更讓我們感受到新農村的新氣象。”來自黃淮學院天中文化研究院的副教授余全有語重心長地說。他與村民聊家常、聊產業、聊未來,人人鉚足了勁兒,要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擊楫中流大顯身手。同來的崔強、崔巍教授視百姓為親人,一問一答,互動熱烈,氣氛融洽。
黃淮學院天中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余全有查看蘿卜籽長勢。
“如何根據大李莊的具體情況發展村集體經濟,如何緊緊圍繞當地傳統文化打好鄉村經濟這張牌?我們曾經也走過彎路,不過在自我加壓、自我發掘的過程中,我們逐漸開辟出屬于大李莊特色的蘿卜籽經濟,在食用油的王國中另辟蹊徑,把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眾油料作物做成帶動群眾致富的大產業。”驛城區信訪局負責人瞄定既定目標不放松,多次邀請專家前來把脈問診,最終敲定要在蘿卜籽上做文章。
定!一條路子干到底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家住驛城區沙河店鎮大李莊村村民崔春燕喜上眉梢。對她家來說,這場喜雨正當時,這邊剛請來的“麥客”將幾畝麥子收割完,又以滿意的價格出售,那邊就忙著準備播種玉米,期待秋天再迎來一個豐收季。
“人人都說土里刨食發不了財,在我看來,觀念一新天地寬,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不僅能長糧食也能長票子!那是我們大李莊村人的夢想!只要有夢想,說不定哪天就實現了。”看著村外尚未收割的30多畝蘿卜籽田,崔春燕粗略算了一筆賬,每畝能打近300斤蘿卜籽,一斤按照市場價9元算,一畝地能賣2000多元錢。如果打成蘿卜籽油,更能賣出肉價錢!
崔春燕其實是個可憐人,丈夫患上罕見的疾病,雖然全力救治有所好轉,不過也欠下幾十萬元外債,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后來,村領導看到這一情況就想方設法為她在村集體謀個職位,一個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她丈夫病好后在外地跑運輸,也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如何讓像崔春燕這樣的家庭脫貧不返貧,融入集體經濟的熔爐,報團取暖,是擺在大李莊村兩委班子面前的一次“大考”。大李莊村自2005年以來,一直是零信訪村。驛城區信訪局積極幫助大李莊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形成以蘿卜籽油產業為核心的“春賞花、夏賣油、秋肥田、冬管護”的綠色產業發展模式。
今年初持續的低溫讓大李莊村幾十畝蘿卜試驗田的蘿卜苗雪上加霜,關鍵時刻,驛城區信訪局邀請駐馬店市農科院、漯河市農科院、駐馬店農校、汝南園林學校相關專家就該村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現場“把脈”、開出“良方”。
闖!自掏腰包拼到底
在驛城區信訪局選調生、大李莊村主任助理陸娟眼里,驛城區信訪局主要負責人得空就實地查看,多方求教,邀請專家,把脈問診,聽取專家意見并進行市場調研后,最終敲定建成集蘿卜種植、觀賞和加工于一體的示范基地。“佗菔”蘿卜籽油為其中試種產品,目前正在申請QS認證。為了發展蘿卜籽產業,信訪局主要負責人通過多方邀請專家論證,在政府和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幫助大李莊成立了蘿卜籽多功能榨油廠,將蘿卜籽在種植收獲的基礎上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這不僅有利于拓寬群眾創收增收渠道,更為大李莊村推進鄉村振興打牢了產業基礎。
現代榨油機榨油過程中,因為溫度高會破壞蘿卜籽油的營養成分,而古法榨油只是物理擠壓,保住了原汁原味。陸娟指著村里的古法榨油的彩繪墻告訴記者:“古法榨油要通過炒籽、碾末、熏蒸、包餅、裝榨、撞榨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講究。”
因為蘿卜籽油為小眾油,加上它的保健功能,因而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上產量低,因此油價較高,很可能成為油中貴族。
“經過我們前期調查,決定在大李莊發展蘿卜籽油產業。在用工上,率先雇傭大李莊的村民,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驛城區信訪局主要負責人講述在發展蘿卜籽經濟過程中發生的故事。為了調研蘿卜籽油的用戶體驗,該負責人每年都自掏腰包從大李莊買來一批蘿卜籽油分發給同學鄰居,及時跟蹤問效,得到的反饋是蘿卜籽油口感獨特,既能炒菜、又能涼拌,并且口味俱佳。
追!深厚文化誕生致富新路徑
吳王塚畔尋常見,百姓堂前幾度聞。從空中俯瞰,靜靜的擋軍河蜿蜒曲折,位于北側的吳王夫概的巨大墳丘與大李莊村東側曾經的東大墳遙相呼應。曾經古人如此青睞這片福地,愿意把自己的身后事付諸這片豐饒而又迷人的土地。
在退休教師劉效德眼里,這片熱土既是從小探索的出生地,又是葉落歸根的養老福地。
“我們村有著長壽基因,這一方面源于水土無污染,另一方面也跟吃蘿卜籽油的傳統脫不開關系。”劉效德告訴前來的專家余全有,“全村80歲以上老人有80多位,90多歲的也不在少數,100多歲的老頭還能自己開著電動三輪車只身一人到沙河店街啃完燒雞再回來。”
在即將收獲的蘿卜籽大田里,一群人談興正濃,謀劃著大李莊村的蝶變,更是謀劃著大李莊村村民的未來!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